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_色呦呦一区二区三区_999精品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午夜网站_成人毛片免费看

0755-22183907
家教服務(wù)時間:08:00-22:00
一對一輔導(dǎo)
家教上門執(zhí)教
資質(zhì)審查把關(guān)
客服售后跟進(jìn)

文言文整體閱讀題

瀏覽:783  來源:廣深家教信息網(wǎng)  日期:2009-08-27
《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和教材對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是: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
試題特點
文言文閱讀題從取材看以課內(nèi)篇目為主,近年有向課外發(fā)展的趨勢。選取的課外材料主要是比較淺顯的趣味性記敘文,還有部分哲理性短文。從考查的內(nèi)容看更加注重能力考查。除對字詞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對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回答問題要理解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意義。特別是一些鼓勵創(chuàng)新的開放性題在文言文閱讀題中的出現(xiàn),受到普遍歡迎。從題型看既有客觀題,又有主觀題。客觀題多采用選擇題;主觀題多采用用原句回答問題、概括意思、填寫等。
例題精典
例1(2003年青島)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
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辟:)
③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⑤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③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④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簡答題
①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論證和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dāng)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yīng)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zhǔn)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rèn)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zhǔn)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jié)合)。
 
②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
a.
b.
上面三個題目考查的分別是詞語意思、句子翻譯和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前兩題不難作答,第3題除了對文章論證方法的理解外,重在積累,答題時要調(diào)動平時的知識積累。參考答案為:1.①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③禍患,災(zāi)難;“辟”通“避”,躲避。③“鄉(xiāng)”通“向”,從前。④停止,放棄。⑤天性,天良。2.①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②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③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3.①道理舉例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來入侵,失敗被俘后,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他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獻(xiàn)身的精神是永遠(yuǎn)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的②答案示例: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考點精練
 
(一)(2002年眉山)
《論語》十則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DIV>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不知而不慍慍:惱恨,怨恨
B.不恥下問恥:恥辱,羞恥。
C.不亦說乎說:通“悅”,高興,愉快。
D.默而識之識:記。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可以為師矣
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B.學(xué)而不思則罔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C.思而不學(xué)則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D,擇其善者而從之
天將降大會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不斷地學(xué)習(xí)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
B.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獛讉€人當(dāng)中,一定有人可以當(dāng)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當(dāng)中最優(yōu)秀的去學(xué)習(xí),其中不優(yōu)秀的注意改正他們的缺點。
C.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不斷地學(xué)習(xí)知識,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D.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學(xué)習(xí)不應(yīng)當(dāng)感到厭煩,教導(dǎo)別人不應(yīng)當(dāng)感到厭倦。
 
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課文中所選六則,有談學(xué)習(xí)態(tài)度的,有談學(xué)習(xí)方法的,語言精練,含義豐富,耐人尋味。
B.第(1)則共三句話,分別從學(xué)習(xí)是愉快的事,與人探討是一種樂趣,不怨恨別人三個方面既談到學(xué)習(xí)方法和學(xué)習(xí)態(tài)度,也講到個人修養(yǎng)問題。
C.第(3)則講的是學(xué)習(xí)方法。
D.第(5)則既講了學(xué)習(xí)方法也講了學(xué)習(xí)態(tài)度。 
(四)(2003年海淀)
桃花源記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文中哪句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雖“嘆惋”卻仍然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
答: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哪一項?選擇答案()
A.選文中加點的“儼然”的意思是整齊的樣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兒女。
B.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漁人”的行蹤是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jìn)入桃花源——辭別桃花源。
C.“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好客。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3.下面是陶淵明《桃花源詩》的節(jié)選,選擇對其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將字母填涂在答題卡上。
相命肆①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②王稅。荒路曖③交通,雞犬互鳴吠。俎④豆⑤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注釋]①肆:盡力。②靡(mǐ):沒有。③曖(ài):隱蔽。④俎(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前面選文中“土地平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一段文字,與《桃花源詩》節(jié)選部分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
B.節(jié)選的詩句與前面的選文有許多內(nèi)容上相對應(yīng)的句子,如:“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等。
C.詩中的“相命肆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和選文中的“其中往來種作”都暗含了作者對桃源人終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二者都是通過虛構(gòu)一個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當(dāng)時人民的美好愿望。
(六)(2003年上海)
愛蓮說
水際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且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2.作者將蓮與牡丹作對比。表達(dá)了作者對品行的追求,對世風(fēng)的厭惡。
 
(七)(2003年新疆)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的意思。
名:白丁:
絲竹:斯:
 
(八)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揭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手?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試題一(2003年常德)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性嗜酒嗜:
(2)造飲輒盡造:
2.用原文回答。
“贊語”中“,”這兩句體現(xiàn)了五柳先生的品德;“傳文”中的“,”體現(xiàn)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體現(xiàn)了五柳先生的生活愛好,“,”體現(xiàn)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簡陋。
3.“親舊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4.請聯(lián)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記》、《歸園田居》(其三)和《飲酒》,說說“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答:
 
試題二(2003年湛江)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亦不詳其姓字詳:
(2)既醉而退既:
(3)親舊知其如此舊:
(4)以樂其志樂: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亦不詳其姓字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B.因以為號焉以樂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無懷氏之民歟
D.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
3.請把“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和“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兩個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
(2)
 
4.本文寫了五柳先生哪幾方面的愛好?請摘錄原文回答。
答:
 
(十)(2003年廣東)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②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③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⑤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懷民亦未寢(睡覺)
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3.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內(nèi)容可用4個字概括為:。
4.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境。
 
(十二)(2003年荷澤)
陳涉世家(節(jié)選)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吳廣素愛人②尉果笞廣
③廣故數(shù)言欲亡④陳勝佐之
2.“以激怒其眾”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項的“以”字意思相同?()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D.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3.翻譯“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譯文:
 
(十三)(2003年福州)
公輸(節(jié)選)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xiàn)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qiáng)。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1.用“|”標(biāo)示下面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只要標(biāo)一處)
(1)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2)宋無罪而攻之
2.解釋加點的詞語。
(1)起于齊()
(2)請說之()
(3)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4)不可謂知類()
3.下面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知而不爭面山而居
B.見公輸盤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
C.愿借子殺之呼爾而與之
D.吾義固不殺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墨子“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的目的是,體現(xiàn)了墨子的主張。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墨子真的要請公輸盤替他做這件事嗎?請簡答。
答:
 
(十四)(2003年龍巖)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jī)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
①子墨子解帶為城。子: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
③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2.下面加點詞的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才美不外見于是見公輸盤
B.以牒為械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D.楚王問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譯文:
②雖殺臣不能絕也。
譯文:
 
4.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點明戰(zhàn)斗之激烈,用、交代激戰(zhàn)之結(jié)果,用點明公輸盤已經(jīng)技窮。(用原文回答)
 
(十五)(2003年南昌)
①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髫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②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細(xì)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用“/”給第①段中的畫線文字?jǐn)嗑洹?/DIV>
居 左者 右 手 執(zhí) 蒲 葵 扇 左 手 撫 爐 爐 上 有 壺 其 人 視 端 容 寂 若 聽 茶 聲 然
2.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容:
(2)夷:
3.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①段文字的內(nèi)容。
答:
4.作者在第②段中用“細(xì)若蚊足,鉤畫了了”來說明刻在船背上的題字,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答:
 
(十六)(2003年青海)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在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含義。
(1)才美不外見
(2)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各組句了中加點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真無馬邪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B.且欲與常馬不可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祗辱于奴隸之手吾欲之南海
 
3.請寫出至少兩個帶“馬”字的成語。
 
4.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懷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5.文中以伯樂相馬的典故立意,以千里馬與執(zhí)策人慨嘆進(jìn)行對照評說,諷刺當(dāng)權(quán)者埋沒人才。(用原文或自己的話回答均可)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劃線句。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盡其材
 
 
7.讀了韓愈《馬說》,請你結(jié)合當(dāng)今人才使用的情況,談?wù)勛约旱母惺堋?/DIV>
答:
 
(十七)(2003年南寧)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jìn)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qiáng)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fēng)欲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而觀于其市,復(fù)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語,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A.董生舉進(jìn)士(考取)
B.郁郁適茲士(往)
C.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測定)
D.為我謝曰(致意)
2作者說:“吾知其必有合也。”能表明其原因的一項是()
A.董生舉進(jìn)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
B.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qiáng)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C.然吾嘗聞風(fēng)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
D.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3.請你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畫橫線的句子。
譯文:
4.董生“懷抱利器”卻“連不得志于有司”,這跟《馬說》中的哪些說法是一致的?董生的遭遇反映了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答:。
 
(十八)(2003年廣西)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過湘扛,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捷而登,箕踞而邀,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蚜然洼然,若垤若穴,盡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1.加著重號的詞語,含義和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B.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
C.尺寸千里,攢蹙累積D.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
2.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木蘭是女郎
B.不知日之人/而不知人之樂
C.悠悠乎與顥氣俱/蹴爾而與之
D.而莫得其涯/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3.柳宗元這篇《始得西山宴游記》,跟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一樣,都寫到了游山賞景、頹然酒醉、日暮遲歸。但這兩篇名作在寫景記游時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也都一樣呢?請你按照自己的理解,談?wù)勀愕目捶ā?/DIV>
答: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譯文:
 
(十九)(2003年天津)
醉翁亭記(節(jié)選)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這個片段寫了四種情況。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種情況的短句.依次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2.下面各組句中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往來而不絕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臨溪而漁蒞臨指導(dǎo)
C.宴酣之樂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D.泉香而酒洌雜然而前陳者
3.將“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譯文:
4.聯(lián)系全文看,對作者在這個片段中表達(dá)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山水之樂
B.與民同樂
C.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D.“醉”與“樂”的和諧統(tǒng)一
5.從作者所表達(dá)的思想境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一樣具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所展露的“,”曠達(dá)胸襟。
 
(二十)(2003年重慶)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下列句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發(fā)于聲
B.人恒過國恒亡
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大計亦死
D.行拂亂其所為入則無法家拂士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譯: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翻譯:
3.本文指出,擔(dān)當(dāng)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jīng)受艱苦磨難。其中,思想上要,行為上要。(用原文回答)
4.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體會。(不超過20個字)
答:
 
(二十一)(2003年咸寧)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池非不深也()
②委而去之()
③故君子有不戰(zhàn)()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慘無人道
B.委而去之去國懷鄉(xiāng)去留兩便
C.寡助之至比至陳無微不至
D.攻親戚之所畔輟耕之壟上始齔,跳往助之
3.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原文句子。
4.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譯:
②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譯:
5.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說這一觀點是孟子“仁政”主張的具體體現(xiàn)?
答:
 
(二十二)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令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揖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平。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試題(一)(2003年吉林)
1.范仲淹是(朝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我們學(xué)過他的一首詞是。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增其舊制()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前人之述備矣()
(4)去國懷鄉(xiāng)()
3.第三段、第四段具體表現(xiàn)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請結(jié)合這兩段內(nèi)容,分別以“悲”和“喜”為首字,寫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
答: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dá)了對友人膝于京的勸勉,結(jié)尾作者發(fā)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答:
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三句話因其文質(zhì)兼美而膾炙人口,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結(jié)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一談你的體會。
答:
試題(二)(2003年煙臺)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2.下面每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或異二者之為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忠之屬也,可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一戰(zhàn)
D.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微斯人,吾誰與歸?
 
4.文段中加點詞“進(jìn)”指的是,“退”指的是。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這句話在今天對我們有什么教育意義?
答:
(二十三)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關(guān)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貧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試題(一)(2003年荊州)
1.對加點的詞解釋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過)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謂失其本心(自己的修養(yǎng))
2.選出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A得之則生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義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二者不可得兼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3.指出翻譯有誤的一項()
A.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你吃
B.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賢者能勿喪耳——(只不過)賢者能不丟掉它罷了
4.選出對本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A.作者在文中表達(dá)的主要觀點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魚而取熊掌”的常情來比喻“舍生而取義”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對比的方法說明不應(yīng)為物欲所獲而喪失本心。
D.文中運用了不少兩兩相對的句子,形式優(yōu)美,情感強(qiáng)烈,說理透辟。
試題(二)(2003年徐州)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呼爾而與之()
②乞人不屑也()
③妻妾之奉()
④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B.得之則生,弗則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余因得遍觀群書。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兩個畫線句子。
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4.從全文看,這段文字論證的中心是:
 
(二十五)(2003年哈爾濱)
出師表(節(jié)選)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bǔ)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櫍孕惺缇瑫詴耻娛拢囉糜谖羧眨鹊鄯Q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主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遺:
痛恨: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3.諸葛亮在安排內(nèi)政時推薦郭攸之等人的理由是什么?
答:
4.選文第三段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怎樣的建議?
答:
 
(二十六)(2002年揚州)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在句中的意思。
(1)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2)由是感激()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4)攘除奸兇()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之:以傷先帝之明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
B.于:不求聞達(dá)于諸侯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C.以: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D.故:故五月渡瀘故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記》)
3.第①段文字著重記敘了劉備和諸葛亮兩件事。
4.寫出第②段劃線句的譯文:
 
 
(二十七)(2003年河北)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與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章中表明曹劌“請見”原因的句子是什么?(請用曹劌的話回答)
答:
2.將文章中空缺的語句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答:
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③公將鼓之
4.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你是否贊同曹劌“夫戰(zhàn),勇氣也”這一觀點?請談?wù)勀愕睦碛伞?/DIV>
答:
 
(二十八)(2003年濟(jì)南)
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xué)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所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于水見黃河之大且深,于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
1.依據(jù)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各寫一個成語。
①北顧黃河之奔流()
②天下之所恃以無憂()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
 
3.作者說:“人之學(xué)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所為?”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請談?wù)勀愕恼J(rèn)識。(2分)
答:
 
(二十九)(2003年陜西)
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xué)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1.選文以孟子和太史公為例,談到寫文章的人要善于“養(yǎng)氣”,你認(rèn)為他們兩人養(yǎng)氣的途徑是否相同?請談?wù)劺碛伞?/DIV>
答:
2.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
答:
3.除文段中作者的觀點外,你認(rèn)為寫文章時“養(yǎng)氣”的方法還有哪些?
答:
 
 
(三十一)(2003年鹽城)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選自《桃花源記》)
[乙)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大守醉也。
(選自(醉翁亭記))
1.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至于負(fù)者歌/于途
D.往/來而不絕者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1)悉如外人悉:
(2)雜然而前陳者陳: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兩個句子。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4.甲段中所描寫的美好景象,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即;乙段所選的原文中,有一千古名句表露了作者的情趣,這句話是。
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與乙段“觥籌交錯”中的“交錯”兩詞的古義完全相同。
B.“豁然開朗”寫出了漁人進(jìn)入桃源后的感受,“蒼顏白發(fā)”暗示出歐陽修已老態(tài)龍鐘。
C.甲、乙兩段文字語句錯落有致。前者重在寫景,后者重在寫人;前者實寫,后者虛寫。
D.甲段主要描寫桃源的美好環(huán)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圖景,乙段主要描繪太守與民同樂圖。
掃一掃,微信咨詢
家教服務(wù)熱線請優(yōu)秀家教老師,從一個電話開始…
您身邊本地的家教網(wǎng),更了解深圳的老師和孩子
0755-22183907
13632816488
廣深家教APP下載
公司簡介
更多介紹
   深圳廣深家教網(wǎng)隸屬深圳天元北極星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專業(yè)的深圳家教網(wǎng)站。本站成立于2009年,已經(jīng)十五年歷史,是深圳上門家教知名品牌。本站專注深圳上門家教,服務(wù)深圳六大區(qū),提供深圳近百所學(xué)校優(yōu)秀深圳上門家教老師及985、211院校畢業(yè)的優(yōu)秀大學(xué)生;所安排的每一位深圳上門家教老師,均必須經(jīng)過深圳家教網(wǎng)站工作人員嚴(yán)格認(rèn)證和考核,確保教學(xué)質(zhì)量,在深圳家教業(yè)界享有良好的聲譽和口碑。找深圳羅湖上門家教老師、福田上門家教老師、龍崗上門家教老師、南山上門家教老師、寶安上門家教老師等可直接致電本站,24小時安排到家。
深圳市天元北極星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2025 版權(quán)所有 盜版必究 ICP許可證:粵ICP備0910168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电影 | 久久永久免费 | 欧美日韩1区2区3区 久久五月天婷婷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片 | 激情五月综合 | 国产成人在线不卡 | 国产伦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欧美少妇a |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男性吹潮教程chinese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欢迎你 | 亚洲天堂五月 | 久久精品在线 | 欧美成人小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二区三区 | 国产毛片在线 | 91超碰免费在线 | 欧美3级 | av片在线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 激情片网站 | 一二三区免费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免费久久网 | 国产精品3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