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形成性評價
一、單項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您認為最恰當的選項,每小題1、5分,共45分)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稱西周,定都………………( )
A.鎬京 B.洛陽 C.咸陽 D.長安
2、相傳禮樂制度的制定者是…………………………………………( )
A、大禹 B、商湯 C、周公 D、孔子
3、鐵農具和牛耕技術開始用于農業生產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東周 D、秦朝
4、“春秋五霸”最先稱霸的是…………………………………………( )
A、秦穆公 B、楚莊王 C、齊桓公 D、晉文公
5.《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
A.允許工商業者人仕為官 B.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 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6.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去實地探訪古代“絲綢之路”,他們不應該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陜西 C、甘肅 D、新疆
7.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是在……………………( )時奠定的。
A.戰國 B.春秋 C.秦朝 D.漢朝
8、下列有關西周“宗法制”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
②、宗法制是根據所建功勞大小來決定繼承權利的制度
③、宗法制密切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關系
④、宗法制不適用于周天子的王位繼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9、秦始皇下令作為標準文字,推行全國的是……………………( )
A、大篆 B、小篆 C、隸書 D、楷書
10. 歷史上所說的“戰國七雄”是指………………………………( )
A、晉、楚、燕、齊、趙、魏、韓 B、秦、楚、燕、宋、趙、魏、韓
C、秦、楚、燕、齊、趙、魏、韓 D、秦、周、燕、齊、趙、魏、韓
11.“……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反映的是我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何處經濟開發情況?
A.江南地區 B.江北地區 C.黃河流域 D.長城以北
12.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
①秦始皇完成國家統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區統一了文字 ②秦統一以后,把小篆作為通行全國的標準字體 ③文字的統一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統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發生?
①焚書坑儒②書同文,車同軌③頒布“推恩令”④張騫出使西域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4.有人說:“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對“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滅掉陳,使南北重歸統一 B、隋煬帝的勵精圖治
C、隋朝時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D、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15.“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中的第二個“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齡 C.杜如晦 D.姚崇
16.隋唐時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戒賢 C.鑒真 D.崔致遠
17.下列有關《史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西漢史學家司馬光編寫的一部史學巨著
B.被魯迅稱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景帝約三千年的史實
D.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18.被稱為“隆中對”的歷史事件中的兩位人物是
A、劉邦和劉備 B、劉備和曹操 C、曹操和諸葛亮 D、劉備和諸葛亮
19.唐代是我國古代哪種文學形式發展的黃金時代
A、詩歌 B、詞 C、曲 D、小說
20.秦朝與隋朝的相似之處,說法錯誤的是
A、都經歷二世而亡 B、都統一了全國
C、都開鑿了人工運河 D、都被地主武裝推翻
21、元朝是繼唐朝之后的又一個大統一時期。它的建立者是( )
A.朱元璋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康熙
22、從唐末五代,經兩宋至元朝,先后誕生了四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遼、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疆域空 前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黨項族 D.蒙古族
23、我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統一王朝是( )
A.遼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24、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的是( )
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25、我國發明的指南針用于航海開始于( )
A.戰國 B.隋唐 C.宋朝 D.元朝
26、我國火藥廣泛用于戰爭開始于( )
A.唐朝 B.漢朝 C.宋元 D.明清
27、我國活字印刷術發明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8、我國元朝時期,黃道婆所做的貢獻主要在哪個領域( )
A.絲織業 B.棉紡織 C.陶瓷業 D.文學藝術
29、宋元時期的國際性海港是( )
A.廣州 B.香港 C.上海 D.泉州
30、對北宋、遼、西夏并立時期的描述,恰當的是( )
A.北宋完成了大統一 B.都是少數民族政權
C.各政權之間既有沖突也有和平交往 D.最后都被元朝所滅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3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1)秦王是指誰?他掃六合后自稱什么?
(2)“秦王掃六合”是在什么時間滅掉哪六諸侯國?
(3)秦掃六合后,建立了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4) 秦的統一,對今天我國的統一大業的實現有何啟示?
32、 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仔細觀察圖一、圖二,說出秦朝、元朝在加強地方管理方面推行哪些制度?
(2)圖三中,雁塔題名是新科進士最高榮譽的象征。它反映出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是什么?
(3)圖四所展示的是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香港的回歸成功實踐了什么創造性構想?
33、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孔廟大成殿 新加坡孔子學院
材料二:西漢時期,董仲舒在回答漢武帝有關治理國家的方針大計的策問時,指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材料三:情景模擬:1916你年北京某大學課堂上••••••某教授慷慨陳詞:孔氏主尊卑貴賤之階級••••••故二千多年來,不能鏟除階級制度,••••••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
享受憲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問題:
(1) 閱讀材料一,你從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2) 董仲舒提出了怎樣的建議?這一建議對儒學產生怎樣了的影響?
(3) 某教授是怎樣對待儒家學說的?他為什么持有這樣的態度?后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掃蕩,這跟什么事件有關?他們高舉的兩面旗幟是什么?
34、讀圖題。
(1)上圖反映的是漢武帝時期什么重大歷史事件?
(1)這一歷史事件在的當時產生了怎樣的作用?
(3)該歷史事件促使西漢政府于公元前60年設置了什么機構?它的設置標志著什么?
35、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斷出它們分別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嗎?
(2)這兩次改革在當時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3)這兩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誰?在改革過程中,從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6、 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完成下列三國鼎立
知識表。圖中的A、B、C表示三國的國名,
a、b、c表示三國的都城,請在下列表格中
正確位置填出三國的國名、都城和建立者。
三國鼎立知識表
國名 |
都城 |
建立者 |
A: |
A: |
|
B: |
B: |
|
C: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