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帶動詞匯學習
閱讀是學好詞匯的重要辦法。首先要熟讀課本,要掌握教材中必會的詞。掌握所學單詞的詞性、詞義及其正確讀音,并結合同義詞、反義詞對照學習。特別要注意一詞多義、一詞多種詞性。如:book一詞,我們知道它意為“書”,但在to book tickets的搭配中,book為“訂(票)”,要掌握習慣用語,有些習慣用語僅從字面上較難確定其意義,如:to compare notes,to make ends meet 和worlds apart 按字面較難理解它們的意思,它們實際意思分別是“交換意見”、“收支兩抵”和“完全兩樣”。另外還要結合語境來記單詞,如:a sweet temper中的sweet常有gentle的意思;而the sweet smell of roses中sweet卻表示pleasant的意思,離開了語境,就很難確定它的準確含義。除了熟讀課本外,要加強課外閱讀,注意內容廣泛,內容可包括:時事、體育、經濟、旅游、科技等方面;體裁包括:小說、故事、戲劇、電影、名人傳記和廣告等。學會識別詞匯,要了解一些構詞法,閱讀時遇到同詞根的詞語可運用構詞法去辨認該詞,遇到生詞最好根據上下文的意思猜出詞義,不必停下來查詞典,免得影響閱讀速度。
二、聽、說帶動詞匯學習
教育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J.S. Bruner)認為,人的認識過程是對進入感官的事物進行選擇、轉化、儲存和應用的過程。聽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技能,它能擴大英語信息的輸入,只要操練得好,既能鞏固所學的詞匯又能擴大詞匯量。
聽、說可以交叉進行。在說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全方位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才有可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運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聽、說的環(huán)境。如學習談論天氣時,可運用多媒體手段將不同天氣(冷、熱、干、濕、風、雨、雪)等呈現(xiàn)給學生,教師在呈現(xiàn)畫面的同時與學生交談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然后讓學生就不同畫面分別進行pair work,操練時不需在語法上進剖析,在進一步強化該主題時,選用較難的句子,并且適當引用新單詞或詞組。在聽、說前先把新詞介紹給學生,每次1~2個,讓學生在詞匯上有所擴大。如:
Miss Smith always gets to her office half an hour early in order to make some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lecture begins at eight o’clock.
通過操練該例句,學生除了獲取信息外,還記住了生詞lecture和make preparations這個短語。
三、反復循環(huán)記憶
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腦的記憶在第一、二、三天基本不變,但到第四天就垂直下降,又過幾天,短時間記憶的東西全消失了,幾乎接近于零。作為外語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詞匯時,一定要把握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提示的記憶規(guī)律。只有在遺忘開始前及時給學生重現(xiàn)所學詞匯,進而使短暫的記憶轉變?yōu)殚L期記憶。可以集中一段時間,用科學的方法讓學生記憶大量的常用詞匯,再按照記憶的規(guī)律,通過反復和循環(huán),加強記憶,及時同遺忘作斗爭。要把這一規(guī)律告訴學生,并教給學生各種記憶方法。在記憶詞匯前,先激發(fā)其記憶欲望,并且注意復現(xiàn)的足量性和復現(xiàn)的有效性。復現(xiàn)時盡量使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能吸引學生,使復現(xiàn)的過程為學生喜聞樂見,避免令學生感到乏味枯燥的機械重復。
學習詞匯的方法是多樣的,只有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并吸收他人的經驗,才能找到有效的記憶詞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