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備好每一節課,要想方設法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最佳教學手段:(a)鼓勵學生幫助制作課件,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又使他們具有成就感,必然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b)開展小組競賽,組建學習小組,組員輪流任組長,分配給學生一定的學習任務,經過小組鉆研討論,由組長推舉代表,向全班匯報研討情況,教師根據情況給各組評分,也可以采取小組搶答的方式。實踐證明這一方法很有效。(c)有效調節課堂教學節奏。要克服“一只粉筆一張嘴,上課一直講到底”的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輕松愉快的45分鐘。(d)激勵措施。學生每完成一個教學任務都要予以鼓勵,鼓勵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需要強調的是: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精講語言基礎知識,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給學生創造各種語言環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
二、“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個體存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學生當主演,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著力點。因此,要營造一個“師生互動,學生多動”的課堂。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程度。假如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壟斷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說文解字,學生洗耳恭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沒勁,最終,學習興趣被湮沒,學習動機被窒息。
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課堂交往中,如果教師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感興趣,表現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旦學生與教師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能為力了。相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有許多優點:(a)在師生關系上,師生平等可以使學生接近老師,便于老師掌握學生心理,研究學情,也利于學生解惑。(b)平等對待學生,可以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樹立老師的人格魅力,使學生產生從尊師到愛學的跨越,提高學習興趣。
四、積極組織課外英語活動。英語手抄報競賽、 英語角活動、英語詩歌朗誦、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競賽等等,要組織學生踴躍參加。有些活動如“英語角”要有老師參與,要精心組織。活動不能流于形式,要有目標、有評估、有激勵、有心得。實踐證明,英語課外活動既是對所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而不容忽視。
五、在欣賞中獲得樂趣,培養興趣。我們可以為學生選擇和推薦一些簡易的英文讀物,加強閱讀訓練。書中描繪的地地道道的異國風光,他國民族人民千百年來積淀的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和巧妙的語言運用會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英文歌曲,“音樂之聲”、“哈利·波特”、英文字幕的情節及扣人心弦的原版電影會把學生帶進快樂的伊甸園,感受英語,體會情節的欲望會吸引學生努力掌握英語,刺激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英語、應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