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真正好的考場記敘文,你會發現,它們常常突破規范性記敘文寫人敘事的常規寫法,不拘泥于寫真人真事,也不怎么講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經過、結果等要素的完整性,而常常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或虛構個別細節,或想象虛擬各類故事,或邊敘事邊以抒情筆調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把哲理性思索蘊含在生動具體的敘事描寫之中,或采用蒙太奇的剪輯方式以幾個片斷組合成文,等等。從總體看,這類作文的寫法,更講究選材構思的藝術性,講究虛實結合,講究記敘、議論、描寫、抒情方式的綜合運用等。
綜合分析這類作文中的優秀作文,我們會發現考場優秀記敘文的哪些寫作思維規律呢,考生在寫作時應有怎樣的藝術之追求呢?
第一,選材大氣
不少同學寫這類文章,得分偏低,常常是因為缺少高雅的情趣和理趣,選材和內容不夠大氣,有低幼化傾向,編寫的故事像三、四年級小學生寫的,沒有情趣,更缺理趣;以“誠信”為話題,他們就寫小時候打碎花瓶不敢承認,寫偷偷拿了家里一個蘋果,寫退回在商店里營業員多找的錢,寫父母如何給自己講“狼來了”的故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他們就寫下水救人,登高救人,撲火救人,寫選擇在考試中不作弊,在乘車時讓座,打飯時排隊等。這些內容不是不能寫,問題是難以寫出題材和情節的情趣和哲理,盡管可以小題大做,但畢竟暴露出視野狹窄,不善于讀書、思考,認識水平偏低的問題。相反,那些優秀作文在選材方面則大氣得多,例如,化工廠廠長在利潤與環保之間找到最佳方案;窮學生把扔掉的假幣撿回來撕得粉碎;當記者的媽媽寫信告訴女兒一個共產黨員要有怎樣的選擇;農村來的男生委婉地拒絕女生的約會電影票,等等。
第二,注意對文章整體進行藝術加工
1.情節安排求變化、求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寫人敘事若平鋪直敘,像流水帳一樣,必然索然無味;須知,只把事情“寫清楚明白”不等于是好文章,只有寫出情趣和理趣,寫出波折,才會打動閱卷老師。古人提倡寫文章要能“尺水興波”,就是說,短文章也要寫出波瀾。在一般情況下,在考場上拿到試題后,考生自己頭腦庫存的現成材料不可能本身就具有波瀾起伏、曲折多變的特點,這就要對材料進行藝術加工,使文章情節安排,曲折多變。
例如,高考優秀作文《山村故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個女教師答應鄉親們回城結婚后再回鄉教書的故事,其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把一件事寫得跌宕起伏。文章寫小芳在山村小學教了四年書,目前要回城結婚,圍繞她還會不會回來這個問題展開情節:以前教書的姑娘回城結婚后都未回來,芳姑娘盡管說“我一定會回來的”,但仍然引來村民的議論紛紛,這便形成了一個波折;然后隨著情節的發展,又寫到一個漢子罵小芳老師同樣不講誠信的話,這又形成了一個懸念;接著,情節安排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芳姑娘不但回來了,而且還帶來自己的丈夫:一位新老師,這時,那罵人的粗野漢子又提議將山村小學更名為“誠信小學”。這樣安排全文情節,使文章頗有趣味,引人入勝。另外,小芳臨走時,只說了一句話,回來時又是一句話,但卻是一諾千金,非常巧妙地突出了“誠信”的主題。而山村小學更名為“誠信小學”,更是扣住話題的神來之筆。
當然,對文章進行藝術加工,要注意講究安排情節的藝術技巧,例如:欲揚先抑,欲抑先揚,虛構個別情節,改換部分情節以扣住題意,把發生的幾件事進行合理的改造,將幾個人的事情匯集到一個人身上等等。
2.注意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
在考場閱卷時我們還發現,有許多考生寫的作文選材不錯,既扣題,又有現實意義,但仍然給人清淡如水的感覺。這是為什么?這主要是,他們的作文除缺乏巧妙的情節安排外,還缺少必要的描寫。如以“誠信”為話題,有考生寫寧可失業也不做假帳的會計,選材很好,但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描寫功力不足。而許多優秀作文在這方面是很出色的。請看下面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而寫的高考優秀作文《華容道》中的一個片斷:
忽然關羽的臉動了一下,曹操來了。一群老弱殘兵,護衛的是和他們一樣的狼狽不堪的漢丞相。曹操的衣衫破爛不堪,絳色的戰袍被火燒去了大半,臉上也是一幅疲憊不堪的神色。他的隊伍忽然停住了,停在了關羽的面前。
兩支軍隊,狹路相逢。夕陽西下,將每個人都籠上一層金色。曹操看到關羽,臉上陡然升起一種希冀的神色,他本來已經黯淡的眼睛又漸漸放出光來,他想起這個人在他軍隊中的那些日子里自己對他是如何地禮遇,如何地謙恭。曹操知道關羽是個很念舊情的人。當初他就是念著劉備的舊情而離開了自己,現在能否念著那段日子而放自己一條生路呢?曹操期待地望著一言不發的關羽。
這段文字質樸純正,描寫細膩傳神。作者把筆力集中在人物外貌神態、心理和環境的描寫上,出色地刻畫出曹操敗走華容道的狼狽、絕望,見到關羽后又產生一線希望的情景,如此描寫,使文章情趣大增,很有感染力量,閱卷老師怎么會不被打動呢?
第三,把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融入敘事里
前面已經提到,寫記敘文,要注意寫出情趣和理趣,而把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具體生動的描寫敘事里,也是使文章具有情趣和理趣的方法之一。例如,高考優秀作文《紹興隨想》,是寫一年的春天自己漫游紹興風景名勝的游記,第一段寫自己游遍紹興那充滿文化積淀的人文景致之后,引發了自己對人生道路選擇的思考;第二、第三段記敘、描寫參觀一代才子徐渭的處所——青藤書屋的所見所思;第四段敘寫參觀“咸亨酒店”的所見所想;第五六段作者把徐渭與魯迅兩個文化名人進行了深入比較思考和分析,肯定了積極進取的人生道路: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積極進取,選擇奮勇拚搏,選擇在貢獻社會中體現自我。全文在清新明麗的描述中,處處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社會和人類文化的思考,這既使讀者加深了對徐渭、魯迅的文化品格的認識,也讓讀者看到了一個青年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風貌,文章既扣住了話題----心靈的選擇,又表達出對人生、人類文化的深入思考,這比一般人游覽風景名勝,只是飽飽眼福高明多了。本文獲得高分是理所當然的。
請看下面寫作實例:
真 愛
(2008年高考滿分作文)
路小汶死的時候,才只有六歲。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那場幾乎要波及整個中國的地震把這個像花朵一樣的小女孩永遠地掩埋了。她甚至還沒能從那場甜美的夢中醒過來。
當媽媽劫后余生從單位趕過來的時候,幼兒園只有成堆的鋼筋水泥。耳畔是同樣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他們如同瘋子一樣沖上去,用雙手不停地搬、挖,鮮血淋漓。
那一刻,日月無光,天昏地暗。
救援隊來了。不斷有孩子從廢墟中抬出來,但大多已成了尸體。殘缺、變形甚至于血肉模糊。只有3個孩子幸存,但是沒有路小汶。
媽媽像是失神了,她看到小汶穿著白裙子背著書包一蹦一跳地走過來,甜甜地叫著“媽媽,我們回家吧!”書包?媽媽忽然看到小汶的花書包了。它在廢墟里悄悄探著個頭兒。媽媽于是飛一般地沖過去,雙膝跪地,手忙腳亂地一邊叫著“汶汶,媽媽來了。汶汶,媽媽來了……”一邊把它挖出來。但等到媽媽真的把它挖出來的時候才真的明白,汶汶是真的不在了,不在了……
她抱著書包坐在那一堆殘垣斷壁上號啕大哭……
她的淚水一直沒有斷過,一天,二天……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做了一個夢:一群小天使在天堂里祈禱,每個孩子手里都拿著一支點亮的蠟燭,只有一個小女孩的蠟燭是熄滅的。她趕忙跑過去一看,那個女孩居然是汶汶。她泣不成聲地問汶汶:“汶汶,為什么只有你的蠟燭是熄滅的?”汶汶委曲地說:"媽媽,每次他們幫我點亮蠟燭,你的淚水就把它澆滅了。
她恍有所悟,卻不再哭了。她做了救災志愿者,匆忙地奔走。拯救每一個可能獲救的生命,幫助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她不再悲傷了。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每個媽媽都是孩子的媽媽。
再后來,她收養了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她叫他小川。她像一個真正的媽媽一樣愛他,就像愛汶汶一樣。
這晚,她又做了一個夢:看見小汶手里捧著最明亮的蠟燭,笑容甜甜地站在那些小天使中……
她忽然明白了:原來愛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
成功揭秘:
本文的成功在秘密哪里?
一是對文章的整體進行了藝術加工。這位考生根據“堅強”的題目,采用“點面結合”的構思方式,以汶汶母親活動為主線,用虛實相生的手法,用典型的鏡頭展示小汶活著時的可愛,用“花書包”襯托小汶的漂亮,也渲染了“汶汶真的不在了”帶給媽媽的傷痛,還穿插表現了“爸爸媽媽們”慘痛的心情。9天使的蠟燭這一故事的虛寫,使“母親”在極度的悲傷中清醒過來,構思大膽,又合情合理;倒數第二段“小汶”的笑容和前邊的委屈構成情節上的呼應,表現了命題“生者堅強,死者自然安息”的主旨。這樣構思表現出小作者超常的藝術加工能力。
二是把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融入敘事描寫里。“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每個媽媽都是孩子的媽媽”見解有高度,“小川”和“小汶”兩個名字呼應,使我們看到作者在命名上的整體思考能力。合起來,“媽媽”就有了“汶”“川”兩個孩子,這很能表現了作者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
另外,描寫表達手法的成熟運用,也是本文成功的秘密之一。
請你嘗試寫作:
根據下面作文題目寫一篇作文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決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后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于作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腦里的某一圖象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誡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里”時,他的大腦就往往出現“球掉進水里”的情景。結果也往往事與愿違,這時候球大多會掉進水里。
以“壓力與成功”為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盡量用記敘性文章寫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