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是青少年生命中的陽光,他們渴望友誼猶如干涸的田野渴望甘霖。當代獨生子這種需求更加突出。孩子交上了有各種毛病的朋友,常常與他們錯把江湖義氣當成友誼有關。
我們要告訴家長,江湖義氣不等于友誼。所謂江湖義氣,泛指行走江湖的人由于私人或幫派關系而甘于互相承擔風險甚至犧牲個人利益的氣概或情感。江湖義氣一般使用于幫派內部或互有恩德的個人之間,因而具有狹隘性;江湖義氣講究恩怨必報,追求的不是普世價值,因而常常只論義氣,不論是非,有時甚至助紂為虐;江湖義氣常有類似歃血為盟、桃園結義等莊嚴神秘儀式表達,對喜歡獵奇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江湖義氣不等于友誼。友誼作為朋友間的情誼本身具有向善的屬性。友誼不狹隘,友誼分是非,真正的友誼會考慮會考量朋友的合法權利和最大利益,而不是盲目地“支持”朋友所有的行為,更不能姑息、遷就、從容朋友錯誤的行為。
教孩子學會識別“有毒的朋友”。孩子珍重友誼是可貴的優點,有毛病的孩子也未必就是“壞朋友”。因此,應當尊重孩子對朋友真摯的情感,不要輕易把“壞朋友”的帽子扣到其他孩子的頭上,防止產生抵觸情緒。在寬容平等的氣氛中和孩子討論應當怎樣分別朋友、怎樣對待朋友、怎樣培植友誼會容易很多。
對待孩子已經交往的有明顯的惡習或劣跡的朋友,可以引導孩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以下的策略:一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決不同流合污,這是交友的底線。一起殺人、放火、搶銀行的“朋友”是“犯罪團伙”,只能導致共同毀滅的結果;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朋友之間之誼給予規勸,這是為友之道的基本要求。證明自己的友誼有許多方式,無條件,無條件滿足朋友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要求是最不負責任,也是對朋友最有害的選擇。向朋友說明這一點并得到理解,應當成為衡量雙方是否是真正朋友的“試金石”。真朋友說明這一點并到理解,應當成為衡量雙方是否是真正朋友的“試金石”。真朋友不會要求對方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去做錯事、做壞事、自毀前程,否則就應當歸入“有毒的朋友”,只能分道揚鑣;三是已經分手“有毒的朋友”繼續糾纏時,鼓勵孩子向負有監護責
深圳家教網 http://m.glxcohi.co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