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當班干部好不好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討論學生該不該當干部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為一方面學生自我管理客觀上需要一支學生干部隊伍,另一方面做學生干部的經歷本身就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從整體上看,應當承認做學生干部“得大與失“。得出這一判斷的依據至少有以下的三點:
第一,做學生干部可以強化自身的榜樣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律水平。俗話說,“打鐵需要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學生干部本身不具備教師所擁有的權威,要想在同學們當中有號召力、凝聚力,以身作則、幾乎是每一個學生干部的唯一選擇。尤其是作為班干部,如果在學習成績、紀律狀況等基本的問題不能服眾,就很難得到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敬重。
第二,做學生干部可以得到更多發展的機會。智商相似的學生,擔任或不擔任學生干部對情商發展水平有明顯的影響。現代社會既需要競爭又需要有效的合作。非智力因素對人的成功往往有著更重要的影響。學生干部作為溝通學生與學校、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紐帶、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可以鍛煉學生干部與上下左右打交道的能力,對其將來的社會適應帶來很多的好處不言而喻的。
第三,做學生干部有助于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干部的責任在于領導與管理。領導與管理的目標對學生干部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產生著重要的催化作用。學生干部較之一般的同學更容易接受我國青年運動優良傳統的熏陶,并發展自己健全的社會責任意識。
做學生干部,可定要付出。有得必有失。“工作需要”和自身學習這一對矛盾也會給學生干部帶來許多困擾;全心全意為“大家”工作,會占用屬于自己的學習時間;自身學習受了影響有會損害學生干部作為學生表率的形象。結果是一失時間,二失誠信,三失自尊。從許多學生干部的實際情況看,兼職越多,在學生組織中職務越高,對自身學習的影響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