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最需什么?我認為最需要的是不是物質上的慷慨,而是心靈上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平等的交流和溝通。
然而,很多家長都不能與孩子真誠溝通而深感困惑,孩子們也因不能與父母溝通而苦惱,孩子有心理話也不愿跟父母講。那么,父母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真誠溝通呢?
首先,要注意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有的父母平時只顧自己忙工作,根本不抽時間去觀察和了解孩子,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狀態不做深入的細心了解,而孩子一有不順眼的表現就予以訓斥,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當然就會將子自己封閉起來。父母要注意在平時不動聲色地觀察和了解孩子,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況,才可能對孩子實施正確的教育引導。
其次,要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有的父母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不注意與孩子平等相處,而習慣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當下級,當成被支配的對象,總是喜歡以高壓的態勢對孩子指手畫腳。
當然,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并不是說孩子有問題也一味遷就。該指出來的就必須指出,但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并講究方法,而不是訓斥和壓制的辦法去對待孩子。
再次,要信任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很多家長不能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因為不信任孩子,總是想監控孩子。然而,孩子們最反感的是家長對他們搞一些陰謀活動。
最后,要體諒孩子,不要總是指責孩子,與孩子溝通,就一定要體諒孩子,而不要總是指責、訓斥和嘮叨。特別是當孩子遭遇挫折或考試失利時,家長千萬不要打罵,而要體諒孩子,幫助孩子想辦法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