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是孩子的本性。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必須尊重規律,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擁有一些自由自在的空間。過分管束孩子,過分催逼盒子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
現在的孩子,每天六點起床,到晚上十二點鐘甚至更晚才睡覺,時間安排得特別緊。許多孩子雙休日也要補課,或是參加各類輔導班。他們沒有時間玩耍,沒有時間看電視。沒有時間從事體育或文娛活動,沒有屬于自己的只有時空。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他們正處在生理、心理日趨成熟的關鍵時期,不能讓他們整天關在小屋里讀書和做作業。他們不僅僅只需要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的“書屋”,更需要屬于自己支配的時間。孩子的童心、童趣,甚至天賦等,需要適當的時間、空間支配。
當然,為了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父母對孩子實現一定的管束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做到管之有方,管之得法,管之適度。父母管理孩子不是越嚴越好,要做到與管相宜,正如幼苗需要自由的空氣與燦爛的陽光一樣,否則,再好的苗子也不能吐露芬芳,再聰明的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長。中國有句古訓:“嚴師出高徒”。這句古訓本身沒有錯,但是很多家長在理解和運用時過了頭,害苦了孩子,有的甚至毀了孩子的一生。那么,怎樣正確的管束孩子呢?
1. 要信任孩子,讓孩子有被信任的感覺。家長越信任孩子,孩子越講信任。否則,他就會對你撒謊。
2. 要體諒孩子,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千萬不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
3. 要創造一個和諧、寬松、平等的家庭環境。父母與孩子之間更應是真誠的平等的關系,而不是“上下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