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許多孩子在物質生活條件方面什么都不缺,孩子卻感到生活沒有意義。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向生活學習”是個非常好的觀念。引導孩子向生活學習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重要手段。社會是一所大學校,生活是一部最好的教科書,如果家長能引導孩子時時留意生活,處處熱愛生活,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真善美,那么,我們又何愁孩子不成才?何愁孩子不健康成長呢?
中學生處于求知的黃金時代,要求孩子多花點時間讀書,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凡事都應該有一個“度”,否則,就會出現事與愿違的情況。
那么,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向生活學習呢?
首先,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樹立生活即教育的觀念,摒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落后教育觀,引導孩子樹立生活學習的觀念,教育孩子熱愛生活,時刻不忘向生活學習,引導孩子善于從生活中找到快樂。
其次,不要將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得太滿太緊。不要讓孩子同時上“輔導班”。每當孩子長時間地學習之后,你不防讓孩子放下手中的書,到田野,到郊外去散步,聽聽大自然的聲音,看看戶外的景觀;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去找自己的伙伴玩耍;讓孩子打開電視,盡情地放松一下。
第三,時常給孩子做家務和獨立處理各種各種生活問題的機會。這是孩子體驗生活、向生活學習的大好機會。家長千萬不要為了孩子包辦一切。不要認為孩子的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應該放在課本上。
第四,要盡量做到到孩子到經常痛孩子一起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