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一直深陷于成長的煩惱之中,說得不客氣一點,其實這種內心的煩惱往往是自我的。
為什么有的同學總是生活得不開心呢?因為他們給自己的心靈套上了一個沉重的枷鎖,難以擺脫。
很多事情,就是看你從什么角度去考慮,開心的人用幽默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不愉快,讓本來暗淡的事情添了幾分光彩。郁悶的人,卻總是被煩惱所破壞心情。
愛迪生制造白熾燈泡,失敗了1200多次。有個商販諷刺他是個毫無成就的人。愛迪生哈哈大笑:“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證明了1200多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說到底,愛迪生是個很樂觀的人,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沒有沮喪,也沒有與人爭論,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巧妙的化解了生活中的煩惱和不快,有自嘲的成分,更多的是樂觀和不懈的精神。
一切煩惱都是屬于心理上的,而不是身體上的。你會因為學業(yè)、名次、分數(shù)、友情等而煩惱。總之,都是心靈上的負擔使你感到憂心忡忡。
你必須認識到,很多煩惱都是你自己給心靈套上的枷鎖。解鈴還須系鈴人。只要付諸行動,你很快就會輕易脫離煩惱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