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
說明:1.全卷4大題,共8頁,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0分。
2.答卷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記號。
3. 答選擇題時,請將選項的字母寫在題后的括號內;答填空題和簡答題時,請將答案寫在指定的位置上;作文寫在本卷作文格內。
題號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計 |
1—5 |
6—8 |
9 |
10—13 |
14—19 |
20 |
計分 |
|
|
|
|
|
|
|
一、 語言技能考查(每題2分,共1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拘泥(nì) 標識(zhì) 暴殄(tiǎn)天物
B.匹(pǐ)配 戲謔(xuè) 風光旖(qí )旎
C.參與(yǔ) 彈劾(hé) 審時度(duó )勢
D.傾軋(yà) 結束(sù) 杞(qǐ)人憂天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許多人或許沒有見過這兩位在語言藝術上頗有造詣的電影配音演員,但一提起他們配音或朗誦的精彩片斷,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詳)。
B.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身居要職,(胸無城府),思想頑固僵化,甚至阻撓改革潮流。
C.山水詩經過長期醞釀,最終能夠在詩壇上(獨占鰲頭),開宗立派,千秋之功,當屬劉宋詩人謝靈運。
D.他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歡他們。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滿幸福。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峰頂。
C、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對這種坑害顧客騙取錢財的不法行為,應給予嚴厲打擊。
D、馬教授領導的科研組研制出能燃用各種劣質煤并具有節煤作用的劣質煤穩燃器,為節能作出了重大貢獻。’
4、下列對課外閱讀名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一本散文集, 共收入了10篇文章。我們學習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阿長與〈山海經〉》 《藤野先生》等就是出自這本散文集。
B.《西游記》是我國國大古典名著之一。該書不僅情節曲折,扣人心弦,而且塑造的 人物形象,個個都使人過目不忘。孫悟空號稱美猴王,豬八戒號稱齊天大圣,這兩個藝術形象都是家喻戶曉、婦需皆知的。
C.《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 部。作品中的阿廖沙是一位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少年。
D. 《魯濱孫漂流記》記述了魯濱孫遇險后在荒島上生活的情景,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 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能力和開拓精神。
5、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療養院里休養。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巒和綿延不斷的樹林。
①這兒的景色真是美極了?、谀莾旱木吧婷溃?/DIV>
③六和塔靜靜地矗立在錢塘江邊,④六和塔在錢塘江邊靜靜地矗立著,
⑤帆影點點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點點,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二、課內古詩文閱讀能力考查(25分)
Ⅰ課內文言文文段閱讀考查。(10分)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6、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4分)
(1)沿溯阻絕。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視無礙。礙: (4)窺谷忘反。反:
7、翻譯下列句子(2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8、甲乙兩段都描寫了奇山異水,但思想感情有差異,請結合原文的語句說說兩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Ⅱ古詩文默寫考查。(15分)
9、默寫:請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潮平兩岸闊, 。 ,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王灣 )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觀滄海 》曹操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飛來峰》王安石 )
(4) ,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5)面對人生的坎坷與不幸,我們應該保持樂觀自信的態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難》中所寫到的那樣: , 。
(6)海內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
(8)《醉翁亭記》中,寫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9)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0))古人常借各種美好的事物表白心志。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以蓮自喻“予獨愛蓮之 ,濯清漣而不妖”;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借落紅明志:“落紅不是無情物, ”。
三、現代文閱讀能力考查(25分)
(一)課外議論文閱讀(12分)
①“榮”與“辱”,在人的生活中,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榮”,免受“辱”,并將“榮”和“辱”作為行事為人、判斷取舍的標準。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榮”,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權貴,顧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古今有志氣、有骨氣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祿為榮,居下有節,自強不息。
他們的高尚品質永遠為后世傳誦。相反,那些曾榮耀一時、富貴一生的人,現在卻早已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無影無蹤了。
④林則徐有詩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边@就提出了一種新的榮辱觀。個人的榮辱與國家民族的榮辱是息息相關的。當國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躪時,個人也就沒有什么“榮”可言了。只有我們的祖國繁榮起來,強大起來,每個人才能昂起頭來生活。
⑤“榮”與“辱”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蕭伯納說過:“一個人是的,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便會擺脫“辱”,最終獲得“榮”。
⑥一個人具有怎樣的榮辱觀,便決定了他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對于我們青年來說,所謂“榮”與“辱”,就是反對無所作為,不勞而獲,提倡奮發向上,努力為祖國和人民貢獻出自己的聰明和才智。 (選自《初中語文自讀課本》第六冊 有改動)
10、請為第3段補寫一個名人的例子作為正面論據。(2分)
11、第3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
12、第4段中心句是 。第5段畫線句主要闡明 的觀點。(4分)
13、從全文來看,“知榮辱”對做人有什么重要性?(2分)
答:
(二)文學作品閱讀。(13分)
與父親抬擔子
①很小的時候,家里生活十分艱難,我們幾個半大的孩子經常被當作“全勞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與父親抬擔子。我個兒矮,走在前,父親個兒高,在后。擔子的繩子離父親的肩膀很近。我從小就肯吃苦耐勞,擔子可能不很重,但因為我太小,幾次下來,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擔壓出一塊血紅,血珠子快要淤出來。扁擔好像鋼板一樣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僂著,用上背部來支撐感覺越來越沉的重量。父親看到了,伸手將擔子的繩索又往他那邊一捋,我的腳步輕而快,而勞累一天的父親卻蹣跚起來。我對父親說,①我能行。父親說:“小孩子的肩嫩,壓得太重,長大骨頭會變彎的?!?/DIV>
②不知不覺中長大了,父親在我眼中變矮了,讀書放假時給家里幫忙,我個兒高,走在后,父親個兒矮,在前。十多年過去了,生活的重擔早壓得父親有些佝僂,父親像我小時候一樣用上背部來支撐擔子的重量,看著父親吃力的樣子,我的心有點酸,但強忍著不讓眼淚盈出眼眶。父親一生最見不得眼淚。陽光下父親的背影不再是挺直著的,而是“縮”成一團。上坡時我裝成漫不經心地用手往我邊捋擔繩,將擔子的重量盡量往自己的肩上壓。這回父親沒有發覺,腳步邁得更穩健了。我對父親說,你太累了,歇會兒。這回輪到父親用手背揩拭額頭沁出的汗說:②“我能行?!闭f著他臉上的皺紋拉直了,露出一個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達目的地后,父親才發現擔子后移了許多。他上下打量我一會兒,只輕輕地說一句,阿銘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腫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著覺,但我不叫痛,因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來回家的次數少了,父子相對,沒有什么話可講,我極少談自己的境況,怕給他再增加心頭的負擔,父親除了勞動還是勞動,也沒有太多的閑話。好幾年過去了,父親的背越發佝僂。上星期回家幫父親打煤餅,天不熱,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脫掉外衣,父親的背再一次呈現于我的跟前。這是怎樣的一個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兩個弧形,背部佝僂成一個前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點前拱后傾。背部的肌肉有點松馳,原來我以為皺紋只長在人的臉上,現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軀體各部都會長起皺褶。我們兩人一起將袋裝的煤抬到埕場,父親在前,我在后,父子體高相差10多公分,擔子的重量傾向父親那邊。這一次我不再掩飾,用手直接將擔繩捋到我這邊。父親看在眼里,還是那句話,③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讓了,畢竟是60多歲的人了。
⑤父親穩健地走著,我心頭忽然涌起許多回憶,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馬的韁繩,現實的生活是實在的,就如這腳下的路,根本就無須抒情。我跟著父親穩健地走著……
14、.閱讀全文,分析加點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現了說話人怎樣的情感。(3分)
①
②
③
15、第②段劃線處,“我”為什么要“裝成漫不經心”?(2分)
16、第④段從哪幾個方面表現出父親已經年邁蒼老?(3分)
17、結合全文,說說文章結尾“我跟著父親穩健地走著……”包含哪些意味。(2分)
18、.文中說“現實是實在的,無須抒情”,而有人卻認為“愛需要表達”,你是怎樣認識的?請結合生活實例談談你的看法。(3分)
一評得分 |
|
評卷人 |
|
二評得分 |
|
評卷人 |
|
三評得分 |
|
評卷人 |
|
四評得分 |
|
評卷人 |
|
四、作文(40分)
20、人生就是這樣,有失就有得,有困難就有美麗,有風雨才會有彩虹。雖然從身邊溜過的美麗,數不勝數,但如果有了理想,有了目標,盡管錯過了那段美麗,卻不后悔。請以“錯過那段美麗我不后悔”為題作文。
要求:寫出真情實感;不少于600字(若寫詩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