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一生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著稱,故兵家對其都很推祟。統帥領兵治軍,將校率卒打仗,凡爭戰之事,不論正義的和非正義的,都希望自己的將校兵卒武藝高強,英勇頑強,關羽便被樹為榜樣而尊為武圣。
北宋時期梁山泊農民起義軍,為了爭取關羽的后裔“大刀關勝”上山入伙,以壯大起義軍的聲威,振奮兵卒的士氣,首領宋江情愿讓出自己坐的第一把交椅。以后,元末以劉福通為首的紅巾農民起義軍和明末高迎樣、李自成、張獻忠為領袖的農民起義軍,直到太平天國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都十分崇敬關羽。
太平天國起義軍編印了一本名為《天情道理書》的小冊子,書后附有東王楊秀清褒獎天國弟妹的51首詩,其中就有十多首是以關羽等蜀漢勇將來比擬天國的英雄們:“古稱關(羽)趙(云)最英雄,天國英雄志亦同”;“掃清世間妖百萬,英雄勝比漢關(羽)張(飛)”等。有些地方將敬奉關羽的廟宇稱為武廟,廟內將關羽和岳飛合祀亦稱為“雙關廟”,民間說法,岳飛乃忠義神武的關公轉世。有意思的是在民國3年,袁世凱把持的北洋政府還下令在北京鼓樓西興建關岳廟,將關公與岳飛合祀,祈望他的北洋軍將領能與關羽一樣勇武善戰,常勝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