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所謂“作品結構”,即作品的層次,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作品的體式和章節結構;二是指作品的內容的內在聯系和組織方式。分析作品的結構就是要根據文章的線索和材料安排順序,弄清文章的段落關系、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問題。
“概括作品主題”與必考部分現代文閱讀的考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表述略有不同,主要的區別在于概括主題比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更高。作品主題就是通過文學作品的各個要素表現出來的觀念、傾向、思想和感情。
2. 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散文類文本的主要體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可敘事、可抒情、可議論,能夠非常靈活地表現社會生活。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的得更加鮮明突出。
3.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所謂重要語句,是指作品中能夠概括文章中心的主旨句,能夠顯示文章脈絡層次的關鍵句等。這些句子內涵豐富,或給人思考,引人深思;幫助讀者理解文意。
4. 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散文作者總是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和蘊含作者主觀感情的形象(景物、事物、人物)表現出來,達到情感和材料的統一。通過對散文作品中形象的欣賞,領悟作品的內涵以及作品的構思寫作的藝術魅力。
5. 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作出評價
作品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歸納起來,主要是兩點:一是作品所運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運用這些材料所表達的觀念、見解、感受和思想感情、
6. 探究
探究性試題是新課標考綱特有的。設置探究性試題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自主探究、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創意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