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學提倡對孩子的教育,父母一定要做到“三心”,即:愛心、耐心、和決心。這個原則,也可以成為我們管理孩子的一個訣竅。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教育的過程需要耐心的。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應該耐心、嚴肅地講解道理,讓他信服,引導孩子明白自己的過失。
對于孩子的教育,父母如果放的太松,會使孩子學會,同時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正確的方法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失誤給予一些寬容,給孩子身心留有發展的余地。尊重和信任孩子,對孩子的個人興趣愛好,初次出現的問題,后果輕微的以及生活小節問題等應從寬。我們作為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是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且被認為是一個權力主體。我們也知道,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能獲得別人的自尊,并可能學會尊重別人,而且自尊和尊重別人時成為一個健康人格的人首要條件。因為孩子還未成年,自尊意識處于稚嫩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更應當給予保護,我們要明白,尊重孩子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重要作用,是值得父母去重視的。
很多的事例表明,沒有尊重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不要在當眾嘲弄青少年子女。青少年對自身的缺陷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喜歡別人抓住自己開玩笑,如果是連父母都去嘲笑自己的孩子的話,可能會在孩子內心造成嚴重的創傷。第二點就是,不要隨便侵犯孩子的隱私,每個人都有不愿意讓父母知道的事,因此,父母盡量不要去侵犯青少年的隱私,如果我們過分去干涉他們的這些隱私,會使孩子產生不滿情緒。在平時我們不要對孩子說教不停,子女遇到問題時,不應該受他們情緒左右,他們的情緒是憤怒,恐懼且困惑時,父母不可跟跟孩子發脾氣,迷惑,那樣就無法幫助他們。家長給孩子談話時要切中要點,避免長篇大論。避免在孩子面前議論,預測他們的未來,平時我們在說話時,不要因為孩子還小,不理會別人說些什么,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聽了都會不舒服,而且在潛意識中不知不覺地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評價去做。
我們平時不要去刺激孩子,如果父母說了一些刺激孩子的話,會使孩子聽力很生氣,從而引起孩子的厭惡和反感。父母在孩子面前表態不要模棱兩可,這會使子女無所適從。父母在和子女的生活經歷、生活閱歷中都很不相同,且所處的位置也截然不同,因此父母給孩子的差距是必然有的,為了更好的和孩子相處,讓孩子順利成長,父母一定要學會放心身份,主動適從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