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恐懼心理也會隨之增長,為此,對孩子的害怕心理,父母要弄清原因,具體對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當孩子出現恐懼心理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防范,幫助孩子離開恐懼。
一.鼓勵孩子說出恐懼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恐懼當作無稽之談才是一種傷害,因為他們很容易從不了解中擴大誤解。
二.不要嘲笑或懲罰他
不要輕易說孩子是膽小鬼,這樣只會受到相反的效果,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切記,孩子不是恐懼的制造者,這才是幫助孩子的好辦法。試圖了解孩子的恐懼,別忘了改用童話式的觀點。
二.留意孩子的緊張跡象
如果孩子的恐懼已持續一段時間,,而且沒有消退的趨勢,父母最好找一位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兒童心理學家或者教育專家進行追蹤檢查與治療。讓孩子從小體會到父母是關心他們的,家庭是溫暖的,生活是美好的。讓孩子明白,即使碰到困難,也是可以克服的。鼓勵孩子了解世界,讓孩子容易形成膽怯、畏縮不前的性格,從而導致心理不健康。為此,對孩子的害怕心理,大人應該弄清原因,具體對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一般說,孩子的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嚇出來的。孩子年幼無知,受到的恐嚇是產生害怕心理。這種情況完全是父母造成的。當孩子不聽話或不順從大人的意志時,許多父母為圖省事或無能為力,喜歡用恐嚇的方法使孩子就范。目前,類似的情況是累見不鮮的。
要注意一下幾點
恐嚇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孩子苦惱時,大人應耐心,和藹地勸解,以緩和孩子的激動情緒,并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對孩子提出的新問題產生興趣,從而自然地終止哭鬧。至于孩子睡眠、吃飯、穿衣等問題,大人要用講故事、表揚、鼓勵等方式啟發、誘導孩子重視大人的要求,切忌使用恐嚇的方法。如果孩子已經形成這種害怕心理,父母應該及早停止這些做法,并通過講述科學道理、實際師范和讓孩子實際觀察,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啟發或鼓勵。這樣,孩子的害怕心理就會逐漸消除。此外,孩子感覺到客觀上實際存在的威脅、壓力,而無力對付時,也會產生害怕心理。如果孩子受到大孩子或壞人的威脅害怕時,父母要想辦法為消除這種威脅。同時,我們作為大人,不能夸大這種危害,以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