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基礎學科是最后一次高考了,但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歷程,總覺得有些東西還是應該總結一下,對今后的高考復習也許還是會有幫助的,至少有幾個方面做法經實踐證明是值得肯定的。
1.下手早:
從高三的第一學期開始,年級就安排了7:20—7:45的“早早讀”和周五下午及晚自習的固定學習時間,到了第二學期進一步明確了每天7:40—8:20早自習一小考和每周五一大考的復習方式。
2.方向明:
尹校長多次在備課組會上強調復習方向問題,一定要“非X科化”,強調不要攻難題,主要是要抓重點.重基礎,明確了各科復習的方向和方法,這樣就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相對的節約了時間。從今年高考題的難度看,這無疑是明智的抉擇。
關于命題的方向問題,物理組的劉穎應該最有發言權,每周兩套試題不知費了多少心思,那試題可是要權威審查才能通過的呀,一套試題樓上樓下要來回幾次才能定下來,充分保證了試題的實效性,一周可以,一月可以,一年就是實在的不容易啦!“重點內容試題化”在物理備課組可謂貫徹得淋漓盡致,這也就難怪物理成績從來沒考差過。
3.師資強:
基礎學科任課教師共18人,一個校長,兩個主任,N個教研組長和班主任,教學經驗豐富,按領導的話講,都是些能教X科的老師在教基礎學科,這也就對成績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落實好:
老師們每周都要出兩套試題,一套“早早讀”試題,一套周考試題,。并且要求盡可能選用高質量試題,老師們沒有絲毫怨言,都是親自選題和命題,從來沒有因為老師的原因中斷過一次。每次考試結束老師們都會利用周五晚自習的時間逐班講解,經常出現老師排隊進班講題的情況。“早早讀”分科試題化的復習模式后來被證明是有實效的。
5.善分析:
無論大考還是小考,每次考試結束,考試成績都會及時反饋給學生和老師,各學科老師都十分重視正答率,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有效的解決了課時相對少的問題。
考試成績的分析也是備課組工作的一個重點,每次成績一出來,劉穎和黃瓊老師都會對各班.各科的成績進行細致的分析統計,各種數據齊全,各班成績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并且在每一次備課組會上都要明確指出分析的結論,使得每位老師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有壓力也應該是有成績的原因之一。
6.重總結:
孫亞梅老師的文基化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按領導的說法這不應該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利用備課組會的機會,我們請孫老師介紹了她的復習方法,歸納起來還是“教學內容重點化”最貼切。孫老師的工作精益求精,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她還把每個重點知識都打印成一張張小紙條,逐一發給學生,要求他們在課余時間一定要及時鞏固并隨時抽查,要知道孫老師教的可是九個班啊,可想而知她付出了多少!甚至有時還帶病堅持上班,這就是學生成績提高的原因。
孫老師只是我們基礎學科的一個代表,其他學科老師的教學優勢也相當明顯,這些還是留著他們自己去總結吧。
7.信息靈:
每次有老師從廣州等地開會回來,都會帶回來一些新的考試信息,由老師們推薦訂的八套模擬試題對大家的幫助不小。由于X科的試題相對較新,在平常的考試中我們經常請X科的老師參與基礎學科的命題,使學生對解“新情景試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在最后階段,于紅等老師提供了各地的最新模擬題,也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8.合作好:
本備課組的老師,不論是領導還是老師,都能夠團結一致,為了高考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幾個年輕的老師,他們肯學習,肯下功夫,在幾次大型考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也是我們成功的法寶。
另外要著重強調一點:班主任的密切合作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她)們是名副其實的幕后英雄。
總結了這么多,遺憾還是有的,那就是沒有教出滿分的學生,我們的理基最高分是148分,而且還是兩個,文基一個146分。我們錯過了一個絕好的提高學校知名度的機會,實在是可惜!遺憾也許就是動力,如果還有下一次,相信我們這個團體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