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顯得無能為力,有時候實在懶得管的時候,就只要求孩子不學壞,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就行,這樣也就讓孩子形成了孩子的一種心理,對什么都無所謂。其實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要針對孩子自身的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就能很容易的教好孩子。
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家長對老師說:“哎呀老師,我家的孩子其他什么都好,就是好動,坐不住,不聽話,難管的很,現在都不知道拿他怎么辦”。其實孩子愛玩愛鬧一點,并不是很難管教,這類孩子一般都比較聰明好動,接受能力強,反映很快。咱們對于這樣的孩子應該要特別注意一點,不要給孩子一個信號說他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那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不愿意接受指導和管教。對于這樣的孩子不要管的太嚴格,過多的限制會讓這類孩子很難受,一定要給這類孩子一定的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要有足夠的耐心,慢慢的疏通,一定要講道理,命令的語氣并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反正這類孩子管理起來,家長的心一定要放開一些,抓大放小。
還有一類也很典型,上課根本就不怎么聽講的,上課愛講話愛玩,就是在家里學習也心不在焉的。有些家長對于這樣的孩子沒辦法,只好寄希望于學校管理,借口自己不在孩子身邊。其實孩子專心的習慣,要從日常抓緊訓練,不要以為在學校里的所有東西都是老師的事,跟自己沒關系,生活和學習向來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有意識的加強訓練孩子做事的邏輯性,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定要有一個計劃,而且要求孩子安排一遍就盡力做好,有意識的觀察孩子是不是集中注意力在跟你交流,還可以回家來要求孩子復述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或者上課的過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還有些孩子對學習比較散漫,作業不做或者抄襲,考試要么作弊要么不考,學習上非常被動。這類孩子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中抓起,平時不要讓孩子過的太安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也要做好帶頭示范作用,協助孩子做好計劃,強制監督執行,讓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持之以恒,如此在學習上自然不會有惰性。
總之父母一定要在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持之以恒的抓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教育,如此一定能把孩子教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