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和家長相互配合、相互教育的結果。現代很多家長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去管理自己的孩子,認為將孩子交給學校的老師就行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方法,因為老師每天要面對那么多學生,要管理那么多學生,精力肯定有限,也不能全部走進孩子的心靈。因此,家長要老師多溝通,多與老師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我們要時時要關注自己成長的成長情況,家長與老師溝通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家長要主動與老師保持聯系,家長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發現了問題,可以及時地教育孩子。特別是新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學校給老師好好溝通一下,介紹孩子的情況,方便老師加強對孩子的管理。
同時我們要注意,給老師聯系時次數不要太頻繁,每個學期去學校兩至三次最合適,除了面談,家長還可以與老師保持溝通。家長要注意與老師溝通的時間,最好不要影響教師正常的教學工作和休息。我們在聯系老師時要注意長話短說,交談的主要內容要圍繞孩子在校的表現去談,比如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同學相處的情況等。如果發現老師在教育教學某些方法不對時,可以委婉地向老師提出建議。
作為家長,我們的心態一定要好,老師通知家長到學校去,不一定就是孩子犯了錯誤才會給家長電話的,只要老師給我們電話,就能說明這個時候,是老師在關心我們的孩子,我們就一定要大力支持老師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信任老師,家長要學會尊重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要進行正確評價,特別是我們向老師反映自己孩子的情況時,一定要及時恰當,不要夸大其辭,也不要包庇孩子錯誤的表現,這兩種與老師溝通的方式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