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家長嘮叨,現在的孩子都不大聽話,自己管不住自己,其實,在孩子成功的路上,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對自己情緒的控制。一個人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到人的理智和行為,因此,我們要善于培養孩子的控制和調節孩子的自覺性。
父母可以讓孩子認同子自己,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空間。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家庭要給孩子認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把不良情緒帶給家庭和孩子,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讓孩子產生積極的自我認同,獲得安全感。
我們可以通過親子間的對話讓孩子正確認識各種情緒,說出自己心理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只有知所知,才能知和解。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緒的時候,用引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及發現自己情緒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緒敏感度。
我們要善于讓孩子體驗情緒,洞察他人的情緒。游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自己的情緒,感受別人的情緒,知道自己和別人所需。除了父母和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緒之外,我們也要從他人的情緒反應之中,讓孩子學會逐漸領悟到積極情緒能讓自己和對方快樂,消極的情緒會讓自己和對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決。
積極的情緒也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讓人保持很很好的體力和精力,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保持一顆樂觀的生活態度。孩子的情緒受到父母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孩子相處時,父母必須要樂觀一點。在教育孩子學會樂觀的面對人生是,除了給孩子多交流之外,我們還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信心,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與鼓勵和幫助,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給與孩子一些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一顆樂觀和健康的心態,才能很好地培養自己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