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的中國父母,總以為自己是全能型的人才,什么事情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生怕自己的孩子看不起自己,也不愿意放下做父母的尊嚴,主動向孩子請教一些問題,其實,這個觀念是需要改一改的。
我們首先要讓孩子做主人,我們應該明白每個孩子都希望在家中做自己的主人,他們也希望參與到家庭的生活中去,而不僅僅是一個吃飯和看電視、寫作業的小孩子。所以全能式的家長會喪失做主人的機會,也會喪失對自己能力和價值的信任。所以,父母要在家里放低自己的身段,為孩子創造做主人的機會,常常對孩子說,來孩子來幫助自己,從而使孩子變得更加懂事,更樂于學習。
所以,為人父母的不要放下架子,向孩子請教一些東西,我們會發現,不再需要嘮叨、不再需要責罵、讓我們的請求變得更加懂事、更加樂于學習。
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可以不時地讓孩子來教我們學會東西,孩子對于弱勢的媽媽提出問題,都會認真思考,因為看來,這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當弱者的媽媽的問題被完滿解決時,孩子不僅獲得了一個鍛煉的機會,而且也因為這次鍛煉的機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
父母是孩子做強有力的依靠,父母可以從孩子身上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現實中,很多時候父母無原則的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不管孩子是否需要幫忙,媽媽都要明白,其實向孩子尋求幫助才是做好的鼓勵。
父母向孩子尋求幫助,這不僅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一種技巧,也是家長自身的一種需要。時代在發展進步,孩子的學習環境與父母的記憶有很大差別,父母向孩子求助,不僅能提高孩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讓孩子和父母一起積累起新的生活經驗,以便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
父母向孩子求助時,難免會從自己的思維模式出發,考慮到孩子接受水平,提出的問題往往很膚淺,父母不要輕易相信孩子的能力,向孩子求助時要有誠懇的態度,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只是為了求助而求助,只是敷衍了事而已。
在孩子的身上蘊藏著天然的好奇心,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對于父母而言,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很多領域中的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父母要積極地向孩子求助,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孩子真正成熟起來,只有在成人的監督之下,我們的孩子才會慢慢變得成熟而又能力。
作為父母,要從切身的經歷中得到啟示,在某些事情上要尋求孩子的幫助,因為孩子們不僅成績優秀,而且還具有適應豐富多彩的生活能力、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轉換一個角色,給孩子一個做強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