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總希望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如果因為和別人孩子比較,覺得自己孩子不如別人的話,而感覺沮喪,甚至對自己孩子開始失望,這樣的比較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尤其在一個家庭中,當一個孩子被作為另一個孩子的標準時,時間一長,被比下去的孩子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從而認為自己是多余的。孩子一旦失去信心,就會越來越沒有斗志和熱情,也許她本來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為自卑,長大后自暴自棄,一無所稱。所以說,影響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聳聽的。
父母不要老是羨慕別人的孩子聽話,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多多少少存在差異,大人眼中的好與壞,是比較主觀和簡單的。孩子的能力會以很種方式表現出來的,做父母的可以明白這之間的差別,對孩子沒有全面而準確了解就下結論,對于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其實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加進步,其實這是一種盲目的心態,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家長樹立的榜樣,孩子是不服氣的,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家長就會否定孩子,進而會引起孩子的自我否定,于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會恐慌和退縮,孩子的心理就會造成傷害。
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優秀,又該怎么做呢?所以,我們的家長可以保持一顆平常心,首先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寶玉,都隱藏著巨大的價值,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我們的孩子也不會很平凡的。
我們要承認孩子和孩子之間是存在差距的,父母應該全面看到孩子,在比較的時候可以縱向橫向雙向比較,家長不能用學習上的進步來犧牲孩子的成長,盲目攀比的結果是孩子的個性消失,甚至是個性的扭曲。我們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會孩子去發現別人的長處,真誠贊美別人,人生在世,是沒有相同的兩個人的,父母應該看到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和別人的孩子比,沒有多大的差別,父母可以按照自己孩子的特點,個性化地區塑造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