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喜歡給孩子制定好人生的目標,也能夠幫助孩子制定人生的規劃,但是不要忘記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發現并培養孩子的特長。擁有某方面的特長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選擇中會多出一條道路。尤其是在升學的過程中可以多出一個機會。一、培養孩子特長,更要考慮孩子的感受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在家長中,帶孩子上特長班的熱度越來越高,很多家長認為不給孩子報特長班就是虧待了孩子。盡管加分如此的誘人,家長卻不能不顧孩子的感受,去給孩子任意地報特長班,這會孩子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孩子在自已不喜歡的特長上取得的成績,但是身心卻受到折磨的時候,家長的內心也不好受。二、從興趣出發培養特長,特長學習關鍵在學有余力,興趣為先。家長也可以按一下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通過日常生活對孩子進行觀察。關于特長的學習,家長和孩子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和一個正確的態度,這樣的話,特長學習對家長和孩子而言就不是負擔而是一份快樂。另外,進行特長學習的同時,家長不要將其和素質教育兼備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講,對一名孩子來說是不存在“應該”或是“不應該”上特長班這個問題的,從教育的角度講,特長班只是一個資源,我們能提供給孩子的資源很多,諸如人際交往、伙伴交往等,特長班只是其中之一,家長和孩子有權利選擇利用或是不利用這個資源。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上不上特長班。如果一個孩子在符合其興趣和愿望的情況下去上特長班,這個特長班就得上得有意義。關鍵是我們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孩子,我們有沒有關注他的意愿,有沒有提供給他一個可讓他選擇選擇。第二步,找到孩子的興趣,明確孩子的意愿。培養孩子的特長,孩子的興趣和意愿是關鍵。但是現實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樣幸運。其實家長的所謂“底線”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孩子來說,最要緊的在于是否生活在一個可以讓她選擇的環境中,是否是在一個積極、民主、自由和寬松的環境下,主動地向嘗試什么。這是孩子的基本權利。但是現實中,許多家長因為急功近利,不去關注孩子的興趣所在,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無情地剝奪孩子的主動性。因此,家長必須靜下心來思考:自已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是沒有什么特長但凡是主動熱情的孩子,還是一個有一些特長,卻喪失了主動和熱情的孩子?自已究竟想給孩子學會仨瓜倆棗,還是長期的對孩子的發展有建設性的東西。同時,家長共處的時間,對孩子也同樣重要,如果因為孩子特長班的學習將一家人的周末時間切割地亂七八糟,而沒有團聚的時間,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第三步,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后為孩子做選擇。不論家長要給孩子報哪類的特長班,都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只要孩子自已喜歡,他們才會學得更好,如果他們對家長給自已選擇的課程有抵觸情緒,恐怕家長的錢和心血都要付諸東流的,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某方面特長的時候也要在注重培養孩子的快樂感性。第四步,品質與特長共同培養。美國一位社會教育家認為,盡管時代在變,某些傳統習俗也在變,但是有些品質是永遠不可缺少的。這些不因物換轉移而過但是的價值觀念也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
如果家長將以上這些優秀的品質培養成為孩子的特質,就會為孩子以后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