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的,經常會對孩子的身體狀況高度關心,很少去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有時候,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要身體,而且要心理健康。
我們都知道,適度的壓力可以激勵人們奮進,完全沒有壓力會讓人疲乏,懶散,但壓力太大又會使人因無法承受而出現心理問題,可以說,孩子的心理壓力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無處不在的。做父母的,只有積極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壓力,及時疏導壓力,方能然孩子更加積極,更加努力,更加陽光地看待人生中的一切問題。
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什么,壓力來自何處,所以,父母首先要聆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要專心認真聽孩子的話。
孩子首先受到委屈時,父母首先應設身處地理解孩子的心情。當孩子想你表達某種感受時,你可以用孩子的原話表示你對孩子的理解。這種方法,在心理雪上稱作反射情感。
家長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各種情緒,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說,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一種使得孩子能及時宣泄各種情緒的優勢。面對孩子的各種宣泄的情緒,家長要表示出豁達和理解,如果西問泥崗自己的孩子能夠堅強些,就需要通過鼓勵來完成。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恐懼。父母應當教育困惑中的孩子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對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要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不容易的事情。
同時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當父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孩子往往會因為達不到父母的愿望而產生沉重的壓力,這種壓力有時候會讓孩子厭惡學習,甚至不能自拔。這是每一個家長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