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前程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在當今這個充滿著壓力和注重成就的社會,父母無不憂心忡忡,迫切希望能為孩子提供一切良好的條件,以期待孩子能夠成功。
于是,總是有很多父母煞費苦心,千萬百計地為孩子創造條件,不顧孩子的稟賦,總是以自己認定的模式來塑造孩子,要求孩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當然,這種過高的期望除了給孩子帶來無望之外,也給父母帶來了無限的失望。
父母對孩子的所有期望本來是無可厚非,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家庭的未來,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將來有所作為,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而且適當的期望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信任,有利于孩子增強自信心和進取心,是孩子進步的動力。
但是,過高的期望會脫離孩子的實際,讓孩子無法從自己的實際表現和父母的期望中找到平衡,這樣不僅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起到消極的作用。
在孩子的世界里,學習壓力日益沉重,學習環境也日漸復雜,還有一些家庭問題也逐漸增加,社會中人際關系也更加多變,這些都使孩子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父母過高的期望讓孩子一直處于“不斷努力,但總是達不到目標”的狀況,他們的心理負擔也更加沉重。
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分數高,學習好,但這個愿望卻不一定能實現,所以父母會產生失望的情緒,而孩子也會因此而產生歉疚的情緒,甚至失去信心和動力,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珍視現實,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施加過高的期望。
近一半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對不起父母,并且一想到考不到好學嚇走,心理就害怕。因為父母過高的期望造成了孩子沉重的壓力。如果一定要讓孩子在不適當的年齡下,通過不恰當的方法去完成他們深信發展的事情,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在經過努力后,如果仍然無法滿足父母的期望,就會喪失信心和上進心,產生自卑感,心理上也會有一種失敗者的壓抑感。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適當,不能過高。
父母期望過高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損害父母和孩子的關系,造成雙方關系的緊張。父母應當尊重事實和孩子的能力,善待孩子,不要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也不要施加過大的壓力給孩子,尤其要善待那些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而不斷努力,卻一直不能達到父母要求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