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大人相比,孩子顯得個子小,力量弱,知識少,但是他內(nèi)心里有著想成為大人或者想跟大人一樣威風(fēng)的愿望。如果父母經(jīng)常嘲笑孩子幼稚,把他看成恰恰不想成為的那類人,那么孩子內(nèi)心的這種“不如大人”的意識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烈,而且很可能使真的無法擺脫幼稚。
孩子的理解往往簡單,而且他天性敏感,那些嘲諷的話會像一把無形的刀,深深的刺傷孩子的心。
現(xiàn)實和理想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倘若一個人連個理想也沒有,又何來奮斗的目標(biāo)和動力呢?本來應(yīng)該受到鼓勵的孩子,卻遭到了媽媽的一通冷嘲熱諷,可想可想,孩子的心里肯定很不好受,也許從此就放棄了這個理想。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傷害啊!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會出現(xiàn)很多意想不到的改變。
父母總是用靜止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是很不明智的,即便不了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天賦,也無法斷定孩子將來一定能做什么,或是一定不能做什么。
也許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些嘲諷的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人身攻擊。這來說些話尖酸刻薄,甚至冷酷無情,就像一件惡毒的武器來傷害自己的孩子。這些傷諷的話,它傳達出的信息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她所取得成績的藐視以及對他人格的侮辱。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尊嚴,被人嘲諷,孩子也會受到傷害。作為父母,應(yīng)該用溫和的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并給予孩子引導(dǎo)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