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大部分是父母造成的。因為孩子很可能從小就體會到,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就就必須和父母做對。他們知道想被擁抱,就得大聲哭鬧;想讓父母買糖果或玩具,就得打滾撒嬌。隨著成長,這些行為慢慢變成了習慣,每當自己的愿望不能實現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為消極的行為。這時,父母必須讓孩子了解哭鬧并不能解決問題,為此父母決不能在孩子反抗的過程中心軟。不管孩子如何哭鬧,撒嬌,甚至滿地打滾都不要滿足孩子的愿望。這樣,孩子才能了解和父母做對并沒有什么好效果。
孩子們耍性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他人就會滿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如果對方沒有如他期待的那樣,孩子就會厭惡對方,甚至大哭大鬧。這樣的孩子不僅不了解他人,其實也不了解自己。他們在厭惡別人的同時,也厭惡自己。如果父母因為覺得孩子的放抗沒有什么大不了而放任不管的話,還可能造成其他問題的出現,可能造成不想為人生中發生的一切問題負責任。這是與其和孩子爭論,不如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因為父母總是從自己的角度,覺得孩子小,但孩子也會從他們自己的立場認為父母的想法其實并不正確。父母如果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憲法,只能讓孩子長生更強烈的失望感。當彼此的想法沒有交集的時候,不妨這樣告訴孩子,孩子,大概媽媽和你的想法不一樣。看來現在媽媽越來越不了解你了。你要是真這么想的話,那我為之前與你的爭論道歉。我相信這樣的話,想必沒有哪個孩子會繼續爭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