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腦中都裝了些什么呢?
有億曾說這樣一句話:“大人海孩子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說大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沒了而純凈的‘海洋’。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已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可是,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就遜于媽媽從‘陸地’走向‘海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看看他們到底在想些什么。那么,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呢?首先,媽媽應當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平等的個體與他們進行交流。媽媽應該知道,從二、三開始,孩子的獨立意識就開始萌芽了,這時候孩子經常會說“我自已做“,到了10歲左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水平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形成“成人感”和“獨立感”。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把他們當做小孩子來保護,勢必引起他們的反抗。
其次,媽媽要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孩子身體成長的同時,她們的心理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幼兒期(1-3歲)幼兒期是開展是開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階段,是決定人的要生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從動作上他們已經能自如地獨立行走,手部的動作也有了明顯發展,他們可以獨自吃飯、玩耍等。
1、學習和模仿 幼兒期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重要心理階段,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總是不挺地問什么。這個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能夠將剛剛聽到的話,立刻想起并加以模仿。2、有表達欲望 幼兒期的孩子已經有了表達的欲望,他們能夠用語言表達一些新奇的東西。如,他能告訴媽媽剛剛看到的小狗,在馬路上奔跑的汽車等。對于孩子來說,表達是一種自然的喜悅,因此,媽媽要定要抽出時間、拿出耐心聽孩子表達。3、反抗心理 提到二、三歲的孩子,大家幾乎都會提到“反抗”二字,這個年齡的孩子反抗外來的要切,媽媽喂他吃飯,他會心不在焉地搖頭說,“不吃”,媽媽給她洗澡,她會跟媽媽捉迷藏,“不洗”,媽媽讓她上床睡覺,他偏偏找理由說“不睡”.....孩子的這種反抗情形,自兩歲半起將持續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對孩子的這種反抗心理,家長不要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但也不能禁止孩子做要一切事情,最好是與孩子訂立規則,如,雖有美味可口的點心擺在面前,也得先去洗手才能吃,如果媽媽能夠慢慢克制住孩子的欲望,孩子的反抗心理會減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