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培訓行業的老板都比較隱費,畢竟招生的手段是機構盈利的法寶。小編也在深圳經營一家不大不少的培訓機構。學生雖算不上多,100多個學生,一年也就輕輕松松掙個100來萬。
一家機構要生源,選址很重要。有人曾對我說,靠近名校旁邊設點準沒錯。以我的實戰經驗來看,未必如此。名校的家長現在都精得像個鬼,在擇師方面都要選擇名師,畢竟自己學生老師水平不錯啊,如果你的教學沒兩刷子,算了,家長看不上你的水平。我反倒認為,二類學校招生會更好些,畢竟這些學校附近競爭沒這么強。要知道,名校附近機構林立,機構多了,家長選擇性也就
多了。
有人說,戶外廣告要不要做。戶外廣告是要做的,但到了現在,戶外廣告作用不大。為什么作用不大,還要做呢?畢竟廣告是機構的一個窗口,要展示您機構的一些課程或優勢;如果連個展示的機會都沒有了,閉門造車的話肯定不行。小編曾在學校旁做了一個18米上的廣告牌,結果一年下來,僅招3個學生,連個戶外廣告費都沒掙回來。
那傳單要發嗎?我每年在開學初都要給機構鋪上幾千張傳單,其實是找不到什么學生的,而且家長即使拿了傳單,也是弄得滿街是,最好還是要遭到城管的投訴;但,如果是那些拿了傳單沒有丟棄的家長,可能過了一段時間,到了期中或者期末的時候,家長又會回過頭來聯系機構的。所以,發發傳單從長期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所以,小編建議各位機構老板,可以將小區的信箱都塞塞廣告紙,說不定那一天會有客戶拿著廣告紙找上門來呢。
傳統的招生手段我們剛剛都講了,畢竟這些方式慢慢被時代所淘汰,但是我們作為一個要發展的機構,還是要堅持做下去。
跟上時代的步伐,互聯網招生,我們也要緊步跟上。可以建個公司官網,或者講個微信公眾平臺,持久的進行一些軟文的營銷,吸引更多的粉絲吸引我們。這些粉絲,形象地說,就像我們放養的魚苗,慢慢養著,等魚兒長大了,慢慢地就有魚兒吃了。所以,微信公眾號的營銷模式,也是一個慢活。真的快不了,需要時間去打磨。
在所有的招生手段中,最有效當然是攻人際關系了。要機會的話,可以結識學校一些班主任,和班主任搞好人家關系,說不定哪天,他們班那個孩子需要補習時,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小編要說的,學生招到機構后,還是要用心維護的。畢竟教學口碑這東西畢竟是王道,也是沒辦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