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深圳家教老師而言,都會懷抱一個夢想,自己創業當老板,擁有自己一家培訓機構。但是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深圳培訓機構日益趨向飽和。深圳家教老師如何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小編今日談談自己的看法。
做培訓最難的是起步,首先得擁有第一批學生才能發展。分析了下周邊的培訓機構創業初期第一批學生的來源大致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上門家教學生,轉化成學生來機構上課;另一種是部分教師原先在大機構上班,有了自己的家長粉絲圈后,自己獨立開點授課的;第三種情況是學校內部有關系,再通過廣告途徑招來的。所以,在打算開機構之前,想想自己第一步生源的來源途徑很重要。
一個機構在創業初期還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課程體系問題,這個關系到以后的發展與壯大。前期我們一定要清晰自己的教學特色在哪,所以,對于課程體系問題,一方面是可以引進別人現成的資料;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編寫,在沒有團隊的前提下,那就只有自己辛苦了。
再者,我們的師資建設問題。前期一個培訓機構總要有1-2位會教書的老師才行,當生源多了后,我們要考慮師資的培訓問題。大部分小機構都是自己招生,自己上課,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考慮團隊的建設。小型機構要想大型機構或者連鎖機構過渡,在團隊建設方面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正常地說,一個機構營運兩至三年的話,基本上就會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這個時候要考慮的是發展的問題。一是場地的選擇和規范,很多前期的機構都是在套房和居民樓中,主要是因為這種營運模式成本會低些;但是一個弊端就是沒有廣告效應。所以,發展中的機構多會考慮用寫字樓或門面的形式來營運,小型機構在轉型的過程中,要考慮一個就近原則,場地的變更或擴大,要便于學生的平穩過渡。畢竟,每個學生都來自不易。
在目前的市場形式下,大部分戶外廣告招生的效果并不明顯。小型機構要考慮拓展下自己的人脈,機構之間的合作,機構和家教老師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機構和家教個人是單科發展,這個時候可以考慮走互相推薦生源的途徑。而且,相互推薦的生源信任度高,成單率也高。因此,前期的小型培訓機構在經營時,應該走一條開放式而非封閉的發展模式。
就目前中國的家教培訓市場而言,特別是一線城市,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所以,小型培訓機構在沒有成熟的經營模式時,不要盲目擴展。穩打穩扎,穩步發展才是小型培訓機構持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