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令我感動的事,但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那天,天陰沉沉的,飄著小雨,媽媽帶著生重病的我來到了兒童醫院。當我們走進住院部時,前臺的護士對我說:對不起,你們來晚了,這里沒有房間了”
媽媽沮喪地對我說:“小米,我現在只能帶你去其他醫院了”,我失落地點點頭。
一個小時候,我們來到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科,我們坐在門口焦急地等著。我看著墻上的時鐘,秒針一圈又一圈的轉著……不知轉了多少圈,醫生才叫我們進去。
醫生我們安排了病房,媽媽心頭上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下來。
到了病房,我坐在床上安閑地躺著,媽媽則一邊忙碌地幫我整理病房。我看見媽媽用力的抽出我的衣服,把房間床頭柜塞得滿滿的。在燈光的照射下,我看見媽媽臉上滴著晶瑩的汗珠,她的額前不知何時增添了幾絲銀發。媽媽一定時累,從中午忙到現在,連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想到這,我的心頭一酸,心中涌起一陣溫暖。我真想幫一幫媽媽,但媽媽怎么也不肯。她說:“你是病人,要好好休息!”聽著媽媽的話,我的眼中閃出淚花,我深深的感動了。
媽媽給與我太多太多無私的愛,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生活中這樣感動事情太多太多,它將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記憶中,鞭策我不斷前行。
后記:
本文在指導時,我們是要構造兩個“動情點””,一個故事的發生的環境構造在一個雨天,第二動情點就是媽媽在醫院對“我”的照顧和陪伴,這也是本文細筆勾勒的地方;當然,這些處理還是很不夠的。
值得肯定的是,小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是投入真情實感的;在引導構思時,我讓小作者列舉五個值得感動的事例,然后按照感動程度排序時,當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小作者是流著淚,含著淚的。在寫作的過程中,中間沒有停留,一氣呵成。盡管小作者的文筆還比較稚嫩,但這卻是來自內心情感的釋放和表達。
希望這篇作文,能真實地記錄我們的生活,并在我們成長路上,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