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與者,家長是學生的第一監護人,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多,教育子女條件優越,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新課改的成功與否,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師的合作意識如何直接影響著新課改的實施效果;本文分析了教師與家長關系的現狀,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意義、合作方法,教師與家長同行,學校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關鍵詞:新課改 教師 家長 合作關系 教育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直接應用者,是新型學生發展的引導者,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與者;家長是學生的第一監護人,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多,教育子女條件優越,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認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師的合作意識如何直接影響著新課改的實施效果。為了保障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更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顯得尤其必要。因此,我們必須對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關系作認真地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1、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與家長合作關系的現狀、背景、合作的意義。 由于受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被認為是一種孤獨的角色,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課間很少與學生溝通,也很少去關照、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的工作,教師與家長之間是不合作、彼此孤立的。這使得教師對于家長參與工作持消極的態度,教師與家長的聯系也是被動的。有的教師只顧搞好自己的教學業務,而不去過多地關心其他事情,認為有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就可以了,任課教師就不必要與家長聯系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所以,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不協調的。 教師與家長之間普遍存在一定的困惑:“特別是對那些中小學教師而言,他們教的班級學生往往很多,因而無法熟悉所有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教師的工作時間比較緊張,導致他們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非常少;教師的專業化觀念導致交流成效甚微。教師認為家長應該對學生的學業和品行負責,而家長則認為孩子上學了,教育的責任當然就是教師,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因此,往往出現家長抱怨教師不盡力,教師抱怨家長不配合的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BR>“而且教師出于職業需要不僅應該同家長們,還要同他們的社會、經濟以及社會文化背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造成教師們與來自不同層次的家長之間的隔膜。城市中,有些家長熱衷于了解孩子的一切,并且對教師提出苛刻的要求,還往往堅持自己也曾經作過學生,因此有權利質疑教師的專業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