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一首出自清朝的張英的打油詩,它促成了一段佳話——“六尺巷”,并完美地詮釋了寬容,這個中國傳統美德。然而,曾經的我并不寬容。
小時候,,一方面因為不懂事,另一方面因為人自私的天性,我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哭大鬧。還記得有一次,我竟因為自己沒有按到電梯按鈕哭了整整一個小時!最后還是因為沒有力氣才停下來的。
但有句話說得好:放縱是人的天性,克制是人的理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老師的淳淳善誘和父母的教導下,我逐漸克制了自己的自私和斤斤計較,學會了去原諒別人。但我始終沒有領會寬容的意義,只是覺得要聽家長和老師的話,少給自己惹點麻煩罷了。直到,那一次。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整個班都迷上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但因為這個系列的小說實在太多了,一個人帶不全,大家就互相借著看。我也是書迷之一,自然也有人找我來借。其中就有一個人叫做Kean。Kean的學習成績不好,平時調皮搗蛋,還總和老師唱反調。只見Kean手插著褲兜,哼著小調,慢慢悠悠地朝我走來過來,笑瞇瞇地對我說:“哥們兒,借我本《虎娃金葉子》唄?”看著他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我皺了皺眉頭,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借給他。我把書遞過去:“給,記得要還啊。”Kean接過書,歡歡喜喜地走了。
過了一個星期,我去找Kean,想問問他什么時候把書還我。卻沒見著他人,只看見一本《虎娃金葉子》孤零零地躺在他的桌上。我拿起它,卻赫然發現書的側面用毛筆寫著Kean的大名!我當時血往腦門上涌,怒火簡直要躥出來。什么寬容!我現在就找他算賬去!Kean這時正巧也回來了,我把書重重地摔在他的桌子上,一把沖上前,大聲地質問道:“你對我的書做了什么?”Kean一開始好像也被震住了,愣在那里。但聽到我說的話,又看了看那書,居然哈哈大笑起來!我頓時惱羞成怒:“你笑什么?”Kean也不說話,只是從他的抽屜里抽出一本書來,那居然也是一本《虎娃金葉子》!Kean沒有生氣,還是笑瞇瞇的那副樣子,對我說:“你誤會了,這本才是你的。”我接過書,打開一看,第一頁赫然寫著我的名字。我頓時猶如一只脖子被掐住的公雞,整張臉都漲得血紅,心中暗悔不已:要是我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就不至于鬧出這樣的烏龍了!
從那以后,我明白了寬容他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寬容自己。上了初中后,我不僅再也沒有因為瑣事和同學爭吵過,還經常幫助同學,我的人緣越來越好,遇到不懂的問題也經常與同學探討,結果我的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
寬容,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