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是什么啊?”正在打掃書房的我發現了一個紙質的盒子,他被壓在書籍的最下邊,被壓的四邊向外延伸,變得扁平扁平,卻凸顯出中間的了那個長方形物件。
那是什么呢?我好奇的看著這個長方形的物件,顯得極其突兀,我懷著好奇打開了這個盒子,不過因為盒子的變形,早已看不出那里是口了,我只好撕開了它,只是輕輕地一拉,它便開裂了。里面躺著一只又一只蟑螂,我把盒子燒了,只留下了那本“書”,我看到這個棕色的“書籍”,它實在太厚了,這并不是整本書籍的厚度,而是每一張的厚度厚,每一張約有7毫米厚,而且四周還有金閃閃的“鍍金”的邊,顯得極其的高雅,不過那上邊的積灰破壞了美感,讓我看不到封面的字。
我拍了拍,頓時,嘩啦啦的一片“沙塵暴”迎了過來,地板上,桌子上,手上,卻也讓我看到了這個封面。
原來是本相冊啊!里邊是什么呢?我懷著這種好奇翻開了這本相冊。
我看到了照片,那是我和阿King的照片,阿King是一頭金毛,與其他的不同,他真的渾身金燦燦,在陽光下會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給人一種與陽光融為一體的感覺。
這個照片應該是拍攝于我5歲的時候,因為我那時還騎在它的身上,真是威風凜凜,像極了一名騎士。
那年,他13歲,在狗的壽命里屬于高壽,我的爺爺帶他去外邊溜達,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泡,我們不知道這是什么,感到害怕,因為在我們的心了,他早就是我們家庭的一部分了。我的母親提出去醫院看看,盡早治療。我的父親拒絕了,他說:“我們不要去擔憂,去傷心,去難過了,忘了這個吧!讓我們記得他還是那個健康的他吧!”不過我怎么也忘不了,我相信我的爺爺也是。
爺爺明天都會習慣去溜他,久而久之爺爺與他成為了朋友,現在朋友得病了,我的爺爺怎么可能不擔憂呢?不僅如此,隨著時間長了,爺爺發現,他的腳也不利落了,變得一坡一坡的,左腳深,右腳淺,他的后腳出現有問題了!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我們卻認為他只是受傷了,感慨到:“老了,都會這樣。”
去年清明,我們出發去了泰國游玩,3天后,回到了家,疲勞的我們看到沒有精氣神的阿King,沒有理會,便去睡覺了,并沒有放在我們的心理。
我照常去上學,在我放學打開手機的第一刻,我的母親打了過來。
“阿King死了......”母親說。
“啊?阿King死了?”我感到不可思議,急忙又確認了一遍。
“是啊!阿King可能就是為了等我們回來才死的,多么重情義啊!早上你走的時候,不是趴在那里嗎?嘿!你的爺爺和你爸爸把他埋了。多好的一只狗啊!嘿......”我聽見母親的嘆息聲,我感到不可思議,強忍著淚水說了一句。
我知道了,媽媽。”
說完我便掛了電話,想到在這個人際交往廣泛的時代,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戒備,很多時候我們竟不如動物。
人從動物中像新星般崛起,多了聰慧,多了智謀,多了......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在說小事一樣要做好,但是我們可以像螞蟻一樣攻克難關嗎?
我們多了猜疑,少了一部分真誠。我看著眼前的照片,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