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題記。
和如今大多數居住在深圳的人一樣,我并不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而且我來深圳的時間,才不過兩年。可就是這短短的兩年,我學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剛來深圳的時候,我才初一,雖然已經十三歲,但卻依舊未脫稚氣和天真。可就是在深圳的一場為期七天的軍訓,改變了我的這種幼稚,使我發生了一次蛻變。
剛開始軍訓的幾天,在高強度的訓練和快節奏的生活中,我還有些手忙腳亂和抱怨。但隨著我逐漸地融入和適應,我不僅在和同學們的同甘共苦中和他們打成一片,還褪去了幾分青澀與懵懂,多了幾分成熟和責任感。軍訓的第四天,班主任和我們說,在軍訓結束的前一晚有一個才藝大會,每個班都盡量派幾個人來參加,于是想來征詢一下我們誰有為班級去參加這個活動的意愿。
聽到這話,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扭扭捏捏的,一邊攛掇著旁邊的同學去報名,一邊找著各種借口推脫著。看這情況,估計是沒人會報名了——畢竟不怯場的人比較少,都怕出洋相。可一個班要是真沒人上去,那面子上能說得過去?不行!身為班長,即使我也不是很想去,我也必須擔起這個責任!
我硬著頭皮,向前邁出一大步,深吸一口氣,大聲地對老師說:“老師,我要報名英文朗誦!”原本吵鬧的周圍突然安靜了下來,同學們的目光“唰唰唰”地集中到了我的身上,老師欣慰地沖著我點點頭,轉頭對其他同學說:“還有誰要報名的嗎?”“破窗效應”靈驗了!在一片寂寥中,陸陸續續地,又有幾個同學報了名。猶記得那次活動我們班完成的很出色,而每每回憶至此,我的心里便會涌起滿滿的自豪感——不僅是因為那次活動的圓滿完成,而更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因為責任感,主動去做自己并不怎么想做的事。這次成,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除了這次軍訓,我在深圳還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這座城市里有我的快樂,有我的沮喪,有我的辛勤與汗水,有我的喜怒哀樂。這兩年只是個開始,絕不會事結束!未來,還會有更多個兩年,我會在這里繼續完成我的學業,完成學業后或許還可能在這里工作,也或許會去另外一個城市。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精神已經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我會在未來的日子里,攜著這種精神,去拼,去闖,去奮斗!
深圳,在這里,有我的成長!而在不遠的未來,我還會再這座美麗的城市,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