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著滔滔長江,我不南不北的家鄉(xiāng)除了能輕易吃到肥美的武昌魚之外,在中國版圖腹里似乎并不算太有特色。千二百公里的漫漫回鄉(xiāng)路,在高鐵并不盛行的從前,時空阻隔都借由半天一夜的臥鋪火車來打破。
七八年前的漢陽,很興翻修路、架高架橋、挖地鐵。打著繁復瀝青與鋼板補丁的龍陽大道,張牙舞爪的鋼筋和澆筑未干的水泥都是中鐵二局的杰作。我總和外婆一起靜靜站在的站臺上,等著下一輛公汽搖晃著車燈沖破熹微晨光。 武漢是座起得很早的城, 誰能想到擠得像梅菜罐頭的車廂外,日光還沒有完全光臨街道呢。
“哎老姐,幫忙傳一下咋。”后面的女人把仍溫熱的硬幣遞到前一個人手心里,人們都很嫻熟地接著龍往前傳去,車廂里滿溢著歡快的金屬叮當或公交卡滴滴聲。各色臉孔花樣粲然,昭告著春的來到。585路很多年前就換上了投幣箱,不過在有些較為古早的車子上,還是可以見到倚著扶手在斜挎小包里幫你換著彩色車票的阿姨。
穿過大半個城區(qū),終于可以在蔡林記過個早了。過早,是武漢人心中極其重分量的事情,不只是解決早餐這種小事,還要滿懷著熱切的儀式感在過早中開啟新的一天。于是乎,我這個小南方人也只得裝得頗地道地專注于眼前糊著大堆芝麻醬的熱干面。 可這酸麻辛香對巴掌大的我來說還是太復雜的味道,只好一次次央著外婆把她三鮮豆皮里漂著筍丁肉丁的清甜湯水給我咽上幾咽。
外婆要帶我去集市上做些夏天的睡衣穿。我是很歡喜要去集上的,可能因為武漢的市場總賣些硬硬甜甜的零嘴,譬如麻心圓、甘蔗條、孝感麻糖之類。 往往外婆還在抱著我量身長、問我要什么花案的時候,我嘴里正嘎嘣嘎嘣大力嚼著旁邊小販讓我嘗嘗的各色小吃,且一邊聽著外婆的熟人笑說著“你姑娘啊?幾俊喔”之后低著頭不好意思。最后寒暄完了,還價完了,我也讓賣菜的婆婆們夸了個遍,干提著兩袋子推脫不掉又不消付錢的吃食。 這兒我來說真的是個暖乎乎的家。
武漢一年下兩次雪,櫻花就是春天的雪。早春武大里樹樹櫻花燦爛,得要是多浪漫的人才能欣賞這香粉花瓣翻卷如云啊。傍晚,我和外婆來到這書香花香皆聞名的學府,緩緩漫步于滿眼繁華之中,揮手即能喚出幕幕花雨繽紛散落,想必任何游人都會駐足于這春日一隅。春光的確是很好的,可也終不及這滿目溫柔。朵朵清新觸感如絲絹,淡淡花漾璀璨奪目又溫潤細膩。久了,已分不清是霞光還是花旋,一老一小在這久違夢境中流連,斑斕華彩為我們鳴奏出最最盛大的游園。
坐著那時還極稀有的雙層585乘著夜色打道回府,昏沉腦海中是花散花飛。搖晃車窗外, 電焊落下的灼灼火花像夜空中可許愿的剎那流星。彼時卷煙廠還沒有被拆,播報說下一站是卷煙廠。還有幾站就要到家。繾綣春日的一天就這樣被易掉了。
碎碎念著,細細想著,我的江城。江城春色。
或許啊,我可愛的武漢人民其實就像甜硬的零碎小食般,棱角分明又難磨、個性硬氣得令人發(fā)指,內心卻軟糯得像蜜。武漢這座城則如春日櫻朵,絢爛張揚又不失含蘊大方,自有人愛。只是今年的花期稍有推遲,我們都在等,等她。武漢一年下兩次雪,冬天已經過去了。
不會有不辭而別的的春天。我堅信她還會盛放,并且更加美,無疑。
等櫻花開,我想,再問詩黃鶴樓,共啖武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