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些要求看來就可涵蓋綜合素質的所有了,當然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內容。然而,更進一步地將“受挫能力”寫進了綜合素質的要求之中,這可是許多人會忽略而想象不到的。恰恰,這一點卻很關鍵和重要,其可鍛煉著人們不屈不撓的意志而取得若干個的成功,進而受益一生。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卻是脆弱的,因為他們涉世不深,以及需要著一些依靠或慰濟。于是,有的即使受到些許的委屈,也會難過得“哭鼻子”,有的若遇到稍大的一點困難,竟然也會產生一種天快塌下來了的危機感覺。當然,不僅孩子有時是如此,成人有時也在一些“坎”前絕望而去。歸根結底,這些都是“受挫能力”不夠或不強的必然結果。如今,把這種“能力”在孩子階段就進行培養,這不僅能讓孩子心平氣和地度過一個個大小的難關,從而健康茁壯成長,而且,當他們逐步長大成人了,也就同步煉就了一種坦然面對未來人生所出現的一切困難險阻的承受能力,從而去迎接風雨過后的每一個美麗的彩虹。
勝不驕,敗不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失敗乃成功之母。等等從古留今的若干激勵話語,有許多還出現在小學的課本之中,這為我們的“受挫能力”教育提供了一些先例和道理。運動場上,尤其是這次的北京奧運會比賽之中,一些競技項目獎牌的從無到有,或者從丟到復得等事例,這也為我們的“受挫能力”教育展示著一些鮮活而不爭的事實。5.12汶川大地震過后,如今災區人民的逐漸重起并日趨美好,這更為我們的“受挫能力”教育提供了一個“山崩地裂也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逼真并家喻戶曉之教材。這一切的一切,為我們的“受挫能力”培養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把“受挫能力”列入綜合素質教育也具備了成熟的條件和氛圍。
當然,“受挫能力”的培養,并不只是讓孩子正確認識和面對所謂的“搓”不可怕,而在“天不怕地不怕”之后漠然置之,更重要的是要戰勝“搓”,或者在“搓”中汲取經驗教訓而后不再有“類搓”,或者盡可能地變劣勢為優勢。同時,在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教育工作,還應注意科學發展觀等的引導,萬萬不可無意中灌輸了一些“命理”或“妖魔化”的封建迷信思想。
武漢教育局明確并細化綜合素質教育內容的做法值得各地區推廣學習,將培養學生“受挫能力”列為綜合素質教育要求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體現。“長江后浪推前浪”。同時,這也使我們看到了孩子未來的綜合實力一定會強而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