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少家長的內心都曾經考慮過的問題,也多方尋找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成績。那么當出現一個問題時,我們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先找到問題根源所在,再對問題進行深度剖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治方法。
在學習這條路上,孩子是主角,卻絕不是這條路上的獨行者,家長和老師是這條路上不可缺少的有力幫手。那么站在家長的角度,什么樣的相處方式才是和孩子最佳最合適的相處方式呢?答案是:將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上,與孩子相處。這個高度,不是身高的高度,而是思想和內心位置的高度。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也不一定,任何事情懂得都比家長少。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人,身邊了解其自身的一般是朋友勝于家人。所以學會和孩子做朋友,能夠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溝通是人類交流的最好方式,那么,想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時常與孩子進行合適的溝通也就顯得必不可少了。但這一行為的前提,應建立在,孩子愿意與家長進行溝通,如果孩子封鎖自己的內心,那么家長即便經常與孩子進行言語,或許也不能收獲很好的效果。這也就是上文為何提及將自身思想和內心位置的高度放置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上。走進孩子的心,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也才能找到孩子跟不上同齡人學習進度的根源所在。
當孩子學習進度跟不上同齡人時,大部分家長可能會選擇給孩子挑選家教在課外輔導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那么對于為孩子挑選家教這件事上,大部分的家長覺得孩子可能不懂太多,自己來為孩子選擇就好,但這種方式卻是最不可取的。因為一個家教老師是作為幫助孩子的輔導者,那么也就要求,家教老師要適合于孩子,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孩子。這個合適,包括但不限于適合于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以及家教老師與孩子之間教與學的契合度。
所以,當孩子的學習進度跟不上同齡人時,家長不能一味的認為孩子笨,也不可操之過急地想解決問題,應該多給予鼓勵,以親和的態度走進孩子的內心,多與孩子溝通,找到根源所在,和孩子商量最好的解決方式,并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才是上上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