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教師評選能得到學生們的歡迎,這是可以理解的。娛樂嘛,原本比一本正經(jīng)地教育更討人歡心。如果以受歡迎程度來作為判斷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那么,我覺得誰都不如趙本山更適合當老師。超級教師這種活動,不論是從形式,還是從內(nèi)容上,都表明它是一種娛樂活動。娛樂活動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取悅他人,這正是這個活動所具有的。而教育活動的基本特征是“影響人的思想”,從超級教師評選來看,總體來說這個活動并不具備“影響人的思想”的作用。
杭州賣魚橋小學校長王怡芳表示,活動本身源于該校推行的“光譜教育”理念。僅靠教師站在舞臺上極盡搞笑之能事,就能培養(yǎng)光譜多樣性的兒童?要培養(yǎng)有光譜特質的兒童,還得依靠教育本身。通過聽演唱會和看小品,就能把一個學生教育成具有多樣性風格的學生,這樣的事情,筆者聞所未聞。
教育絕不能如同超級教師比賽一樣,以嘩眾取寵為目的。如果不分清這一點,不僅讓學生迷惑,也讓教師迷惑,一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出軌、出偏。畢竟,娛樂的“好處”對于教育,終究只能是起輔助作用的。比如,消除疲勞,比如,讓學生對老師沒有恐懼感。但無論如何,絕不能把這種超級教師的評選活動也稱之為一種教育。至于有專家表示:“超級教師”是教育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這種表述恐怕有一些問題。與其說“超級教師”是教育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還不如說是娛樂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它的意義僅僅限于娛樂,如果硬要說成是“教育”,這不僅混淆了教育的內(nèi)涵,對教育的發(fā)展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