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所見即所得。但這是形容前期某些事情在前期通過其他方式間接觀察到的和最終所看到的結果相差無幾。但卻常常成為家長們心中的習慣性思想。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沒有看到孩子學習,那么孩子就是沒有學習。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對同一批家長及其孩子做了一份一樣的調查。而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孩子有著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計劃,有時可能家長不在身邊是就已經把自己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而后家長回來時自己在玩耍放松,通常這種情況下,家長們會認為孩子在這個時間段里一直沒有學習。所以養成了一種習慣性思維,認為自己不在家時孩子都是不學習的。也會偶爾在言語中這樣對孩子表示,比如“你總是不學習”,又比如“我不在家你就不會去學習”等等。而這些話語,其實是不那么合適的。確實有些孩子學習自覺度較低,家長不在身邊時就不會主動去學習,而只有家長在身邊時才會感到壓力所在而主動去學習。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有一部分的孩子確實是有主動學習的心也確實付諸實踐,那么家長們這樣對待孩子且不信任孩子,勢必就會對孩子學習的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對于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那么可觀的情況下,家長們應該更多地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事實上,大部分時候,表揚和鼓勵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孩子獲得一次表揚,就會希望做得更好獲得下一次表揚,或者至少保持當前狀態,以免被批評。而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不少的家長會為孩子請深圳家教老師來輔導孩子,有時候家長們可能會和孩子這樣說:“你成績不太好,我給你請了一個深圳家教”。但其實這樣的說法并不那么好,這樣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們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我覺得你的成績還有提升空間,所以給你請了一個深圳家教老師來輔導你學習”。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更容易為孩子所接受。
所以,對于家長們而言,在孩子學習的路上,家長也應當保持學習的心態,學會尊重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隨意打擊孩子自信心。嚴厲固然有必要,但溫和也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