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的學習,操心的往往不只有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老師,有時候還有我們孩子的爺爺奶奶等,所以其實對于孩子的學習,雖然我們不是處在孩子學習這條路上的主角,但是我們是孩子學習路上的見證者和鼓勵者。那么對于我們這些“見證者、鼓勵者”而言,我們對于孩子的學習的想法應該做到什么樣才對于孩子的學習是最好的呢?
在生活中,有這么一種現象: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學習非常嚴格,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則經常對孩子說學不好沒關系,只要自己開心健康就是最為重要的。這兩個類型其實用我們時下的熱門詞來形容就是“努力派”和“佛系派”。而我們如果有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這種現象并不僅僅只存在于電視劇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這類孩子往往不能夠在學習上達到比較好的程度同時性格上還容易出現搖擺不定的表現。所以,我們今天就想在這里和我們眾多孩子學習路上的“見證者、鼓勵者”們談一談這個話題:對于孩子的學習,我們做到統一戰線是否有必要呢?同時是否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呢?下面我們就來好好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我們首先給出我們的答案:是的,有必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相信從我們上面所說的現象以及由這種現象所導致的結果,已經能夠讓我們的家長們發現一定的問題了。我們身為孩子身邊親近的人,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多的人,一個孩子在人生中的前期階段,最為重要的兩件事——學習和成長,都少不了有我們這些“見證者、鼓勵者”的參與,那么在這當中,對于孩子的學習,我們畢竟是比孩子年長的人,所以孩子在學習上的許多事情,可能都需要我們的幫助,比如孩子上學的安排,又比如孩子在學習上遇到難題等等。所以我們更要做好這個“見證者、鼓勵者”的身份,我們要知道,在這個位置上,我們需要為孩子考慮到哪些事情,又需要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學習,這些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來說說在孩子的學習上沒能做到“統一戰線”的后果。首先我們來說說對于孩子的學習方面。對于孩子的學習,如果圍繞在孩子身邊的聲音不一致,那么就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迷茫感,對于學習的迷茫。可能一邊是鼓勵自己上進的聲音,那么這種聲音如果是在適當的程度上,其實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進步的。而如果身邊的聲音是一種“佛系”的聲音,那么其實這時候就會導致孩子也產生一種“我是不是也可以不那么優秀”的想法。
輕松的生活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對于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對待它的態度,我們可以不那么努力,我們也可以很努力,我們還可以在努力之余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去放松自己,這都是我們可以做出的選擇。古語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要清楚一件事請,我們終究不是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一生一世的人,我們只能夠陪伴孩子走過一段人生中的一段旅程,而孩子之后的人生道路,其實是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和體驗的,那么對于孩子脫離我們以后的這段路程,我們對孩子的這段生活有一個什么樣的期望,一定是我們要去提前考慮好的事情,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提前做好打算,在孩子的人生前期去幫助孩子,做好需要的準備,以迎接未來的生活。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不“統一戰線”對于孩子成長的影響。我們要知道,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種種聲音,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起到一定的影響,只是影響或小或大,這是我們所不可否認的事情。那么對于圍繞在孩子學習上不同的聲音,在孩子對于學習這件事情上產生困惑感到難以抉擇的同時,是非常有可能將這種影響帶到自己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而對于這種情況,其實就非常容易導致我們的孩子形成了優柔寡斷的性格。而這種性格其實對于孩子未來的生活上許多方面都不是那么有利,而這其實也就是對于孩子成長方面的影響。
所以,我們作為孩子成長和學習路上的“見證者、鼓勵者”,我們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扮演好這個角色,幫助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在自己的人生中茁壯成長為一顆身心健康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