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明星代言產品的廣告,而追星話題更是普遍可見,只要你有一臺手機就可以了解明星的任何動態,在追星界年齡更不是問題,任何年齡段的都有,但是占比最大的是學生黨。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面對孩子追星行為父母應不應該阻止。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追星是不可取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生時期應該好好學習,追星反而會分散孩子的精力。
但是我覺得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一味的阻止孩子追星只會影響與孩子的關系,讓親子關系產生裂縫。孩子追星未必就是壞事,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追星行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更健康的追星。甚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追星,這樣可以增進和孩子的交流,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內心。
之前看過一個媽媽陪女兒跨省追星的新聞,新聞中的媽媽特地陪女兒從北京飛到杭州看漫展,該媽媽表示女兒的成績很優秀,應勞逸結合,不反對女兒追星,自己也年輕過,當年也有崇拜的偶像。無獨有偶,在周杰倫的一場演唱會中有網友拍下這樣一段視頻:一位“夕陽紅大叔粉”,頭戴粉紅發箍,揮舞著熒光棒,隨著場內音樂嗨唱,堪稱氛圍擔當。最后了解到是為了跟女兒有共同話題,才逐步了解女兒的愛好,支持女兒追求正能量的事物。
撒貝寧說過一段很有道理的話:“追星其實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設狀態。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其實最終追來追去,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孩子們追星更多的是為了尋求一份精神寄托。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對偶像崇拜是一種向往獨立的意識表現,是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和欣賞的心理狀態。他們的內心迫切需要一個偶像來作為他們學習和追逐的榜樣,所以追星這一行為便成了他們情感的歸宿。很多粉絲常說的一句話是始于顏值,忠于才華。不得不承認的是明星們顏值確實很高,而人都是視覺動物,但是能讓粉絲一直喜歡的,受到粉絲追捧的是該明星的才華,很多追星人最終看到的都是該明星身上的閃光點,并向之學習。
而我們家長需要做到是引導孩子正確追星,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可能有些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追星真正的意義,陷入追星的盲區。
近些年許多盲目追星,不恰當追星的現象層出不窮,一次次刷新我們的三觀。例如私生飯、腦殘粉等將追星當成自己的一切,追星追到走火入魔,常常放棄自己的生活學業等,就為了追隨明星的腳步,緊跟到明星跟前。更有甚者,之前鹿晗和關曉彤官宣戀情時,有的粉絲因為接受不了而選擇輕生。這些案例數不勝數,不少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就陷入不正確追星的沼澤里,最后傷人傷己。
正確的追星是在看到偶像的優點,并以此為榜樣,向其學習。明星可以給追星者前進的動力。往往擁有正能量的明星是可以給喜歡他的人傳遞這種正能量,,人們也可以在正能量偶像那獲得與困難抗爭的勇氣。比如現在很多正能量明星會引領粉絲關注弱勢群體,多參與公益活動。這些都是有利于人們培養良好的觀念思想。
另外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告訴孩子什么樣的偶像值得追,不是現在很火的偶像就是值得追的偶像,也不是顏值高的偶像就是好偶像。我們應該追尋的是擁有正確的三觀,擁有正能量,擁有才華的,謙遜的偶像,我們應該追值得我們去學習,能夠成為好榜樣的偶像。
也要注意讓孩子知道在追星過程中,什么樣的追星行為才是正確的。不少人覺得追星就應該為該明星買代言,為該明星花錢才是愛他的表現。甚至有的孩子會瞞著父母將父母的存款都打賞給了喜愛的明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追星不一定是要為明星花錢,不是只有花錢才能表達自己的喜愛。真正的喜愛是不需要金錢的支撐的,要合理的追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追星。有時候默默的喜歡也是一種支持。
如果孩子有了喜歡崇拜的明星,家長不要第一時間就想著阻止孩子,而是去了解孩子,引導孩子正確的追星。孩子追著光,是因為他們也成為光。我們要做讓那束光越來越亮的人而不是抹掉那束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