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家教網自開辦以來,有不少的家長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向我們咨詢關于孩子的各項學習問題,以及有關于如何幫助孩子更好提升學習的方法等等。而在這當中,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我們也清楚,對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每一要素,都是我們的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確實每一步都非常關鍵,每一步可能都對于孩子的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對于孩子們的教育,一部分,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知識教育,另一部分,我們也要注重對于孩子的心靈成長教育。而我們在專注于學習教育的同時,也常常會和一些家長們坐下來對于孩子的成長進行一些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和彼此之間對于給孩子提供的教育進行一個信息交流,以便于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共同成長,一起為孩子的教育成長做出正確、合適且對于孩子的幫助較大的教育方法。
我們和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的信息交流,在后期我們都會進行一個信息記錄。主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向家長們傳達我們這邊通過整理分析后得出的一些比較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方式準則,而家長們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身教育者,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非常有心得體會的,那么我們也從家長們的這份心得體會中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我們共同溝通,看看雙方對于這里面的一些細節是否都比較支持,如果不支持,又是否存在一些不太妥當的地方。那么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就可以形成一份非常有利于大家互相之間的信息,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整理出一些比較常見或典型的問題情況,來和家長們一起溝通如何更好地解決。
而今天我們在這里其實就是想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討論一個較為常見的情況,這也是我們在和不少家長們溝通的過程中所發現的情況。家長們和我們反映,有時候總感覺自己是不是和孩子的年齡代溝較大,導致孩子總是和自己的溝通存在問題。而溝通也是我們與每一個人交往之間最為重要的因素,如果溝通出現了問題,其實是非常容易導致我們的信息往來出現問題,而這時候也就很容易導致一個后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造成誤會”。由此,我們也總結出了一個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比較需要注意的點,那就是在一定的時間里,我們要注意采用合適的“身份”來和孩子相處,這樣才能更有利于互相之間的溝通。
那么說到用合適的“身份”來和孩子相處,可能不少家長都要覺得奇怪,對于孩子而言,我們的身份難道不就是孩子的家人、長輩嗎?是的,在年齡和親緣上,之于孩子我們確實是這樣的身份。但我們也要清楚一件事情,一個事物不可能在每一個時刻都絕對適合于另一個事物,而對于抽象概念“身份”而言,其實也是不例外的。我們應該知道,長輩對于孩子而言,很多時候不應該僅僅只是孩子成長的指引者,還應該是一個貼心的陪伴者。
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孩子心靈比較脆弱時,或是感覺孩子遇到難題時,把自己對于孩子的身份變成“朋友”,可能更有利于這個溝通過程。比如,我們可以用“你看起來不太開心,可以和我說說嘛”代替“你怎么不高興,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情”。不同的語境帶給孩子的也是不同的溝通感受。而對于孩子在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時,我們可以先作為長輩的身份來告訴孩子這樣做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給予孩子一定的批評教育,再采取朋友的身份來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共同思考問題和解決方案。
然而一般而言,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確實會比較依賴于自己的家長,但是隨著孩子們的年齡漸長,其實孩子們的獨立意識一般是會越來越強的,這也是符合孩子們成長的正常規律的。而如果我們的家長們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孩子們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那么可能就很容易導致一種情況:孩子們遇到事情不喜歡和家長們說。那么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就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孩子可能采取了一些不太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時候可能就對于孩子的身體或是心靈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問題。
所以,在一定的時間用正確的身份和孩子相處,不僅有利于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對于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的思維有正面的影響。做孩子最強的教育者,也要做孩子終身的陪伴者,這才是家長和孩子們正確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