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們和我們眾多的大學生們談論了關于大學規劃的大致版圖,這里面我們大概討論到了關于我們在面對大學生活時應該有的生活狀態,和對待我們從高中階段跨越到大學階段過程中的適應狀態,還和大家討論了關于我們在對于自己的大學生活進行規劃是,我們應該具體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去考慮。那么今天,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來和廣大大學新生們以及在未來不久即將踏入大學生活的高中們都談一談:在我們即將踏入大學生活,或是剛踏入大學生活不久,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去做好對于大學生活的適應工作。
我們來討論第一個問題:對于大學生活,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更好地去適應呢?為什么我們要說“更好地”,我們也在這里和大家簡單解釋一下,其實我們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很好地發現,幾乎可以說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都不太一樣,有些甚至大相徑庭。
例如,有的大學生在自己的大學生活中,不僅加入了學生組織,也參與一些社團活動,有些可能還會尋找一些兼職工作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并且還能夠做好自己的學習;但也有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發現我們的大學生活比之從前的學習生涯,是一個非常輕松的狀態,并且也不會有老師和家長們在自己身旁多加督促,那么這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們可能就很容易會陷入這么一種心態:既然沒有他人對于自己進行監督,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過生活,是不是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兩種面對大學生活的心態想法,是我們在大學里面可以見到的較為常見也是相差程度較大的兩種心態想法,而對于不同的心態想法,所導致最終我們的大學生們能夠在大學生活里收獲的成果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其實結論很明顯,不管對于我們生活中哪一方面,我們想要去做好一件事情,我們一定是要具備有正確地心態想法,這樣我們具備了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礎條件。
那么在我們的大學生活開始前或開始階段,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更好地去調整自身的心態呢?我們前期做過一項調查,我們面對廣大的大學生們,調查大家在剛進入或是準備進入大學生活這段時期里,對于大學有著怎樣的看法,內心又是準備如何去對待我們的大學生活的。
而在這項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都會和我們說:“我在上初中高中,甚至是上小學期間,我們的老師們都會和我們說這么一句話——上了大學你們就輕松了”。其實這句話在我們人生學習的各大階段中出現的頻率確實是非常高的,相信也是大部分的孩子們都聽說過這么一句話。那么老師們說這句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們的答案是:可真可假。為什么說它可以是可真可假的呢?我們分析一下,我們在前期的學習生涯中,不管是我們的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階段,其實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是非常忙碌的,并且在這期間,我們也從不缺少來自于外界的壓力和對于自己學習的督促,或是來自于我們的老師們,也可能來自于我們的家長們,甚至可能來自于我們的朋友、同學們。但是上了大學后,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發現:我們的生活,相比之前的可見壓力似乎少了許多,因為沒有老師再像我們從前上學時的老師們那樣催促我們學習,也不會替我們緊張我們的學習,這些可以由我們自己去把握。
所以從這一方面講,我們的大學生活似乎確實是“輕松”了。但是我們在往深層次剖析,我們發現,不少大學生們曾經也在與我們聊天的過程中,談到關于沒有老師們監督催促的學習生活,似乎更容易失去方向,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轉變下,我們的大學生們,在大學開始時做好對于自身心態的調整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們說“上了大學你們就輕松了”這句話,其實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只是要看我們以什么的心態想法去對待我們的大學生活。
所以,對于一件事情的開始,我們要做到更好地去適應,而不是“被適應”,這兩者是具備有本質上的差別的,主動地適應,雖然在開始階段不那么容易,但是這是一個正向的精神影響,而被動適應則可能會導致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做好對于自身心態的建設,這樣我們才能夠將這件事情做得更好,并且在完成這件事情后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