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比如還在上小學或是幼兒園的小孩,一般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玩心是比較重的,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往往也比較難很好地沉下心來集中精力在學習上,這種情況也是不少家長們比較關心的,而這個話題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非常引人注意的,所以今天我們也想放在這里和家長們來討論一下。
其實對于玩心重這個問題,我們也是可以從事物影響兩面性上去思考這個問題,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思考角度。其實玩心重在影響的兩面性上也是具有一定比例的,比如對于好的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孩子心思活躍,而這也能夠間接說明孩子思維是可以比較靈活的,所以這也是好的一方面影響,而對于負面影響,我們其實在上面我們也大致提到,可能更多體現于孩子在學習上比較難沉下心來,甚至可能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那么其實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如何解決孩子玩心重的問題。
同時,對于玩心重的問題,真正意義上并不僅僅只存在于年齡較小的孩子階段,這其實是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可能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對于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懷有包容理解心理,而不是一味地加以指責,雖然我們不否認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人能夠做到非常自律,但是這部分人畢竟只是少數。對于我們成年人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會向往輕松快樂的生活,所以這其實很正常,從自身角度出發去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想法。
在以上基礎上,我們也可以嘗試來引導孩子正確解決玩心重的問題:
第一,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哪方面的教育,其實家長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榜樣。因為家長可以說是與孩子們最為親近且可能是孩子日常接觸和溝通頻率較高的人,所以對于孩子們的成長而言,家長會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模仿最多的人,而人對于模仿這一項能力的使用大部分情況下其實是下意識的狀態。所以說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起到非常大的引導作用的,在許多事情上,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做到什么樣,那么我們首先就應該以身作則做到什么樣。
第二,加強和孩子的溝通。溝通其實是我們在對于孩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在生活中與身邊每個人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孩子玩心重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不用直接阻止孩子玩,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一方面我們做到了陪伴,而在“一起玩”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將一些常識知識或是一些道理融入其中,寓教于樂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更有利于孩子吸收知識。長期堅持這樣的方式,我們也能夠在維持孩子對于玩的渴望上巧妙利用孩子的玩心來做好教育。
第三,對于玩心重的問題,我們最應該解決的是這其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就是難以靜下心以及注意力集中的問題。我們其實在生活中,可能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學習到一半就想去玩,那么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玩心重所導致的負面影響。而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們可能或是拒絕,或是心軟答應孩子。而我們在這里建議家長們,不管孩子當前在完成的學習任務是否十分重要或緊急,都要拒絕孩子,但是我們不必采用非常嚴厲的語氣。
我們可以用引導式語氣來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可以按照這樣的公式:任務未完成可能產生的影響+任務完成再去玩的影響。這樣其實就能夠形成一個對比,而對比的手法其實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對于人的理解最有幫助的方法,因為直觀形象。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我們在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去玩耍,那么我們這時候是帶著未完成任務的壓力去玩耍的,是不是就沒那么開心呢?而且我們在沒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去玩,如果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是不是明天老師可能就會批評你呀?但是如果我們先把學習任務完成了再去玩,那么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真正放心開心地玩,而且明天老師還會夸獎你把任務完成好了。”
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無論遇到什么問題,我們都不要直接批評或阻止孩子的做法,而是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更好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同時對于這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也要分析清楚,好的要保持,不好的要改善,這樣才是科學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