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自身思維和所處環境的原因,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甚至可能受到一些非常微小的環境因素影響,從而導致我們出現情緒上的變化。而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我們的家長孩子們來談一談:關于情緒把握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想先闡明一個觀點,我們不能“聞情緒而色變”。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在廣義的情緒上,是指的人類在生活中的各種情緒,但是對于某些情況下狹義的情緒而言,反而是更多是有針對性地指負面情緒。
那么我們在對于情緒把握這件事情上,其實首先做好對于情緒的認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知道,對于我們而言,在生活中就是會存在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而非僅僅只有負面情緒。正視情緒,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對于情緒的理解。而正視情緒,有一點認知非常重要,那就是——“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這一點我們其實也在此前的文章中與許多家長討論過,我們一定要清楚認識到,對于我們而言,情緒只存在于其在某個環境中對于我們或是其他人事物所產生的能量正負之分,而不會有好壞之分。
進一步地,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把握情緒。其實在這里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上面已經說了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那么在其對于我們自身所產生的能量正負之分上,我們其實也需要思考,什么樣的情況下這對于我們而言是有利的?那么這個問題有答案嗎?其實沒有絕對性的答案。
可能有的人會說:能夠產生正向能量的情緒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就是有利的情緒,反之則是不利的。但我們也可以結合事物的兩面性去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對于我們而言,在生活中,情緒同樣具有兩面性影響,雖然有時候情緒可能產生的是有利的影響,但是長期的有利可能會使我們“毀于安樂”,而不利的情緒也可能幫助我們保持有一個對于負面情況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于憂患”的效果。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幫助孩子在認知上很好地建立對于情緒把握的基礎了解。
對于孩子在情緒把握上的掌握,我們需要用心但不能用力過猛,這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影響孩子的能力掌握,所以更需要有一個持久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