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孩子們的教育,是對于孩子成長的負責任,我們也理解,正是出于對于孩子的關心以及對孩子未來的負責任,我們的家長們才會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百般操心,其實也正是為了能夠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好的未來。
但是對于教育這件事情,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想法,一百個家長就會有可能有一百種想法,那么對于這些不同的想法,我們很清楚,這其中一定存在一些想法對于我們的孩子們是不一定適用的教育方式,所以,了解適合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對于孩子而言正確的教育方式。基于此,今天,我們想在這里和家長們討論一下,對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我們認為:應該同時具備理性與溫和這兩種特質。
首先,在孩子的成長環境這一話題上,我們的家長們也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比如,有家長認為:為了培養孩子的堅韌心性,我們應該對于孩子實行狼性教育,這樣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堅強的心理;而有的家長則認為:孩子的心靈需要被保護,我們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溫室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而我們認為,這兩種想法都不對。
在對于每一件事情的思考和處理上,我們更建議家長們采用中性選擇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孩子成長環境的兩種不同看法的例子上,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看法都是趨向于極端的角度去思考,那么這樣的情況往往對于孩子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極端的。但是通常而言,一件事情我們只有采取中性處理的方式,才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件事情上取得一個較為科學的結果,因為這種結果所產生的影響是對半的,相當于熱水冷水對半,形成一杯入口恰宜的溫水。
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我們不應該過于理性,但也不能過于感性。理性的同時也要具備有溫和的氛圍,而對于中性處理,也并非是指我們要完全對半,而是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包括孩子思維習慣、行為習慣等等去進行一個必要的調整,營造出一個真正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那么這對于孩子而言也就是一個正確的成長環境,才能夠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成長方向引導,我們才能夠去對于孩子做好有意義、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