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可能都聽到過這么一句話——“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其實是一句口頭表達的俗語,往往是說話者用來比喻自身在某件事情上比對方更具有經驗。那么對于經驗,這是怎么產生的呢?
我們要了解的事情是:對于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而言,我們所有獲得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通過一定的努力后才能夠取得,而取得的結果也因人因情況而異,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個人在這其中所付出的努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受我們的環境、時間等因素所影響。而我們今天所想和大家溝通的話題,是關于經驗的獲取,我們想和家長孩子們說:經驗是需要通過積累的方式取得的。
在生活中,我們會談及許多方面的經驗,但是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經驗,其實都離不開對于事情的經歷,也就是說,我們一定是在有對于這件事情的經歷上,或者說是對于別人在這件事情的經歷上的了解認知,我們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對于這件事情的經驗。而對于孩子們的成長而言,各方面的經驗積累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只有幫助孩子做好了經驗積累,孩子才有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地有所收獲。
所以對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做好經驗的取得,其實是需要我們的家長們,從引導者的角度,去做好下面這兩件事情的:
第一,引導孩子去經歷。對于孩子在當前成長階段所能接觸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給予孩子這份經歷所需的一個環境,盡可能少參與到其中干擾孩子,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程度地自己去經歷這件事情,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在更大程度上對于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發展有一個更深的體會。
第二,引導孩子了解我們的經歷。對于一些孩子在當前階段尚未具備條件接觸到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經歷介紹來讓孩子了解這段經歷,這樣我們也能幫助孩子先做好一個事件了解基礎的鋪墊。
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經驗取得培養,我們需要注重做這件事情,更需要注重做這件事情的方式,同時需要加強與孩子的成長溝通,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對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科學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