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對于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教育,而是陪伴。因為我們與孩子之間,在同一個生活環(huán)境里,我們每天的生活軌跡都是交織在一起的,這里面,不僅時間上是交織纏繞的,我們的空間上也是交織纏繞的,而這,也正是我們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光。教育的過程是被融合在了陪伴時光里的,所以說我們對于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教育,而是陪伴。
那么在我們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也會發(fā)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孩子的天真浪漫讓我們感覺生活有趣多味,也可能是孩子調(diào)皮搗蛋讓我們感覺管教費力,還會存在有其他許許多多的事情發(fā)生。但在這其中,有一件事情是我們幾乎每位家長朋友可能都遇到過,并且覺得并不好解決處理的事情,那就是——孩子的“不合理需求”。
對于孩子的“不合理需求”,我們往往第一反應會是——拒絕。因為當孩子提出一個需求,而我們認為這個需求不合理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會認為孩子對于產(chǎn)生這個“不合理需求”的原因也是不合理的。基于此,我們第一反應會是拒絕。但是事實上我們卻不建議家長們這么做,因為如果我們一味地這么做,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和支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支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關乎到孩子自信的培養(yǎng)建立。
而對于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的理解,其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之所以認為孩子這個需求不合理,往往正是因為我們認為孩子在當前的狀況上,孩子不會有這樣的“不合理需求”,那么對于我們的生活,真的有那么多的不合理嗎?其實背后的原因,正是我們解決自己認知上的這個“不合理”的關鍵點。所以,解決我們對于孩子“不合理需求”的不理解,關鍵點就在于了解孩子提出這個“不合理需求”的原因所在。
了解孩子“不合理需求”背后的原因,我們才有可能理解孩子為什么提出了這個“不合理需求”。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正是因為我們?nèi)狈α诉@個了解原因的過程,所以才會不理解孩子,這個問題體現(xiàn)在于我們與孩子在生活、教育或是其他各方面的溝通問題上,我們對于孩子的不理解,其實都可以通過找到原因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幫助雙方在溝通的問題上達到一致。
所以當我們不能夠理解孩子時,也不要急著否定孩子,而是應該從了解孩子想法的角度入手,嘗試了解原因,以此來解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分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