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與家長朋友們討論過一個話題: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之于我們與他人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分歧,或是感覺可能會容易出現分歧,那么這時候我們自身是否能夠擁有好的換位思考能力,對于我們而言,就是比較重要的。
所以今天,我們想在這里與我們的家長朋友們討論一下這當中換位思考中非常重要的本質——互相理解。其實之于我們每個人而言,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著自己更為在意的事物,而即使是我們所沒有那么在意的事物,一般對于我們自身,也是存在有一定的利益影響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利益纏繞之下,想要去做好與其他人之間的溝通,以達到更好地完成事情的效果,其實也存在有一定的難度,那么這時候我們是否能夠很好地做好互相理解,就是對于我們與對方在這場溝通中具備有非常重要影響的因素了。
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我們總是會希望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這其實是我們內心希望孩子能夠尊重我們的想法,并且遵照我們的安排去做好生活和成長,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于孩子的期待,其實也會是孩子對于我們的期待,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樣會是希望自己是被理解自身想法的那個。所以,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無論是基于教育還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角度進行,我們其實都很有必要與孩子一起做好“互相理解”課程的學習。
在孩子表示出一些想法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時候,我們不要急于反駁孩子,更不要一棍子打死孩子的想法,而是應該了解孩子會產生這種想法的根源所在,并向孩子表達清楚我們自身的想法,或許有時候,孩子的想法也會是對于當下事項進展更為有利的,而如果我們不去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那么不僅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同樣也不利于孩子在這件事情進行過程中自主積極性的激發,反之亦然,如果我們不向孩子表達清楚我們自身想法,可能會造成孩子有所誤解,而這也是一樣不利于我們與孩子之間溝通交流的。
與孩子一起做好“互相理解”課程的學習,不僅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做好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更是為了促進我們與孩子之間建立友好的溝通橋梁,幫助我們更好地陪伴、引導孩子的成長。